本報吉首11月9日電(記者龍軍 通訊員張治東)近日,湖南省有關文史專家在吉首市太平鄉(xiāng)司馬溪村發(fā)現(xiàn)兩處明代摩崖石刻。
其中一處摩崖石刻位于司馬溪村后古井石壁上,嘉靖二十年(1541年)東川張宸題刻。內(nèi)容為贊頌石泉水井的七言詩、歌,有《石泉吟》《石泉歌》《吟與曉泉》3首共36句。石壁為紅砂巖,經(jīng)鑿平磨光,3首詩并排相鄰而刻,刻面52×210厘米,保存較為完整。
另一處位于司馬溪四組一石洞內(nèi)。其摩崖面為87×180厘米,刻面為82×84厘米,字徑為5厘米,石面經(jīng)鑿平,但未打磨。部分字漫漶不清。內(nèi)容為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張宸題寫的《清平樂紀》。
吉首市文史專家田仁利介紹,據(jù)《張氏司馬溪支系譜》一書記載,該地將軍級人物有22位,包括明朝昭勇將軍張元虎(生于嘉靖元年)等。張宸便是張元虎的父親。《清平樂紀》盡管有不少字看不清,但從前后銜接來看,體現(xiàn)了作者在國家有難之際,自己由于身居偏僻,無從報國的難過心情,并表達了他希望國家戰(zhàn)勝外來侵略,還人民以清平世界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