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 鹿偉)還記得,今年初,鹽水鴨、綠柳居素食、馬祥興清真菜和雨花茶組成“三菜一茶”的陣容,向國家級“非遺”沖刺的事嗎?前天,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和國家級“非遺”擴展項目名錄公布,江蘇省一共有18個項目入選,新項目為3項,擴展項目15項。遺憾的是,南京備受關注的“三菜一茶”全部落選,當時公示的7個沖刺項目中,唯獨南京丁氏痔科醫術上榜。東海孝婦傳說等3項新入選國家級非遺。
國家級非遺專家、原南京博物館民俗研究所所長徐藝乙,參與了第四批國家級非遺的評選。對于國家級非遺為何不太青睞美食,他解釋說,國家級非遺主要是針對保護價值高的或者處于瀕危狀態的項目,相對來說,目前大量的美食小吃保護得比較好,其生存狀態也比較好,因此美食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的相對比較少。
這次落選的,除了南京鹽水鴨、綠柳居素食、馬祥興清真菜、雨花茶“三菜一茶”外,武漢熱干面、重慶火鍋也落選了。南京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露明說,盡管這次落選了,還是有戲的,會繼續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
南京“三菜一茶”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不容小視。“南京的鹽水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早就是南京的城市名片,所以申報非遺無可厚非。雨花茶的制作技藝比龍井、碧螺春更復雜、更精細,如今能全面掌握并操作雨花茶手工制作技藝的,在南京不超過十個人,這門手藝面臨著無人傳承的尷尬境地。”
王露明說,不管沖刺國家級非遺成功與否,這幾個項目都在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這也是申報國家級非遺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