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長沙星沙文化公園旁的松柏寺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因周圍蒼松翠柏環繞而得名。1月初,松柏寺內的慈源講堂綜合樓建成并投入使用。
松柏寺占地30余畝,地處三一路與東升路的交匯口。后山門前有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與中南汽車城隔路相望。據史料記載,北宋神宗年間,松柏寺蒼松翠柏,古樹參天,環境幽雅,風景秀麗;其寺院金碧輝煌,宏偉壯觀,歷為大德高僧修行傳法之地。每逢高僧升座說法,信眾如云。數百年間,梵音不絕,香火鼎盛,往來寺院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時節因緣,改朝換代,松柏古剎,幾經浩劫,漸成廢墟,以至不復存在。1992年由臺灣居士發心籌建。
2002年8月,在長沙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松柏寺舉行了佛像開光典禮,湖南省、市宗教主管部門,佛教協會等有關領導及各界人士、信眾千余人到寺祝賀。
2003年,隨著星沙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長沙縣對松柏寺進行了兩次土地劃撥,寺院場地由狹窄到寬闊,建筑也初具規模。逢法會時,寺院內可接待信眾賓客上千人。
松柏寺住持照觀法師帶領眾僧自籌自建,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對寺院進行重新規劃,進一步完善了寺院各項設施和功能。
據介紹,目前法堂、五百羅漢堂、大雄寶殿、鐘鼓樓以及山門已經重建,其中五百羅漢堂的每尊羅漢均高1.35米,純樟木雕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羅漢身上的彩繪,由浙江工藝美術大師湯有銘攜工匠完成,這里將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羅漢堂。
寺院每周日都在念佛堂舉辦念佛共修法會,每月的初一、十五寺院常住僧人組織大眾共修,內容包括誦經、講解佛門禮儀以及大眾出坡。每年定期舉辦梁皇寶懺、水陸、萬佛懺、浴佛等重大法會。
照觀法師說,寺院成立了眾緣愛心會,與有困難的家庭結對,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
(謝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