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屈家嶺文化:穿越時空的農耕文明

2015/1/21 10:47:49 點擊數: 【字體:

屈家嶺文化:穿越時空的農耕文明

屈家嶺出土的彩陶器皿 資料圖片
 

    發現中國最早的人工稻谷、薄如蛋殼的彩陶器皿、極具螺旋式上升辯證思維的紡輪彩繪……在這座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上,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與文明底蘊。日前,40余名考古學家齊聚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紀念屈家嶺文化發現60周年,追溯屈家嶺文化淵源,共同探討這穿越時空的農耕文明。

    1954年冬,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境內的一次水利施工意外揭開了屈家嶺文化的神秘面紗;1956年6月至1957年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持進行了以探索長江中游史前考古學文化為目的的考古發掘。本次發現的文化遺存與其他文化相比具備特有的文化特征,屬于一個新的文化系統,被命名為“屈家嶺文化”。

    屈家嶺文化首次發現親歷者、湖北省博物館原副館長王勁說,屈家嶺遺址是解放后江漢地區發掘的第一個遺址,也是長江中游發掘的第一個文化遺址。屈家嶺文化氏族酷愛藝術,彩繪和造型藝術水平較高。他們在與南北原始文化交融中,創造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燒造出胎體薄如蛋殼的彩陶,其制作和燒造技術水平之高,讓人驚嘆。屈家嶺文化中的陶雞、陶羊、陶獸等造型工藝品,反映了先民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

    新石器時期的人類通過自己的勞動改造自然生物,并把它們馴化成家畜和農作物,這便產生了農耕文明。屈家嶺遺址在前期發掘中發現的第一批人工稻谷遺存,與現在長江流域所種植的水稻已經非常接近,因此很快便確立了其悠久的農耕文明,也重新修正了中華文明起源黃河流域的起源論,確定了中華文明的多元起源。“屈家嶺文化是最先在長江中游流域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的發現使中華文明的起源不再僅限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同樣是重要發祥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天瑜說。

    屈家嶺獨特的文化面貌與人文歷史價值征服了眾多考古學家。“在中國很多考古學提出的文化命名皆有爭議,唯有屈家嶺文化被命名后大家沒有爭議,這也說明屈家嶺文化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文化。”北京大學考古與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表示。大量的稻作遺存、蛋殼彩陶、彩陶紡輪、陶雞陶羊等陶塑裝飾工藝品都代表著當時最高的生產水平。它不僅僅是一個承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的本土文化,還對周圍文化、例如石家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屈家嶺遺址見證了新石器時期長江中游流域的歷史,被列入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地。專家學者們積極呼吁屈家嶺遺址需要得到完整的保護。南京師范大學考古系教授裴安平表示:“應該將周邊300萬平方米中的多個遺址全部納入保護范圍,形成對屈家嶺‘大遺址’的完整保護,最大限度保護好先民留下的物質文化遺存。”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長王風竹說,屈家嶺遺址自發掘至今保存基本完整,未出現大規模的建設性破壞,為下一步保護與深入研究提供了先決條件。另一方面,專家學者也指出,屈家嶺一直保護完好但是考古發掘卻相對不足,相比較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人們對屈家嶺文化的認識還遠遠不足,有許多謎團還未揭開。

    重點保護與深入發掘文化歸根結底是發揮其古老文明的文化價值,使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馮天瑜特別強調,在借助經濟力量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同時,要確保文化不變質、不變味,為屈家嶺乃至整個中國展示一個穿越五千年時空的農耕文明。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