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楊價墓謎團解析

2015/2/28 15:05:09 點擊數: 【字體:


楊價墓謎團解析

螭首金杯

楊價墓謎團解析

金臺托盞一副

楊價墓謎團解析

銀碗

楊價墓謎團解析

銀蓋碗

楊價墓謎團解析

象紐銀執壺上的大象栩栩如生
 

    李  飛

    2014年7月在貴州遵義新蒲發現的播州第14世土司楊價夫婦合葬墓,是一座南宋時期的大型土坑木槨墓,該墓從未經盜擾,已發現各類精美金銀器80余件,并清理出完整的墓園結構,是考古確認的第9座楊氏土司墓葬,甫一出土便震驚學界,入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4年度中國考古新發現。這一重大的考古新發現,為正在開展的海龍囤申遺提供了重要支撐。但對普通讀者來說,對楊價墓詳細情況的了解仍有很大興趣,筆者現將主要問題做一簡單解答。

    是楊jia還是楊jie

    應念介,jie,去聲。據《楊氏家傳》記載,粲生三子:價、佐、佑。價字善父,襲父職。價是一個多音字,有jia、jie等多讀。讀為jia(去聲)時,意指價格,是比較常見的用法。讀jie(去聲)時,意為“善”。《說文解字》:“價,善也。” 這與楊價的字“善父”取義是一致的。《詩經·大雅》:“價人惟藩,大師惟垣。”意思是良民是國家的藩籬,官吏是國家的墻垣,也是這一用法。“價人”為國之藩籬,而佐、佑皆有輔助之意,這也是價應讀為jie的一證。

    如何確定勘探時發現的土坑就是古墓

    考古發掘中,常見的情況是一座墓葬發掘出來了,我們無法確認墓主人的身份。這座墓葬是相反的,我們帶著清晰的目的來開展田野考古工作,我們的目標就是發現楊價墓。因為有大量的線索指向楊價墓就在一個不大的范圍里,為此我們除了采用傳統的勘探手段外,還曾經考慮動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來尋找它。但最終還是用傳統的洛陽鏟勘探的方法發現了它,因為我們堅信楊價墓就在這圈石墻內。

    經過反復的勘探,我們終于在石墻內發現一個8米見方的土坑。這個土坑發現后,因為沒有探到更有價值的線索,只知道有個很大的土坑,現場工作人員判斷可能與墓無關,或者是尚未建成即廢棄了的墓坑,是空的,價值不大。這更多是基于之前8座墓葬均為石室墓,從而認定楊價墓也一定是座石室墓的先入為主的誤判。加之當時墓葬周邊的土地尚未征用,地表又有多座現代墳和大量樹木,動土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所以在挖還是不挖的問題上,曾一度猶豫。

    未經盜擾是否偶然

    楊價墓是經考古發掘確認的播州楊氏家族30任土司中的第9座土司墓,已發現的墓葬分別為:第13世楊粲、第14世楊價、第15世楊文、第21楊鏗、第22世楊升、第24世楊綱、第25世楊輝、第26世楊愛、第29世楊烈。這也是迄今僅見的土坑木槨墓,其余墓葬均是石室墓,用巨大的石材營建而成,多有繁縟的裝飾,楊粲墓就是典型代表。石室墓的目標相對明顯,巨石搭建的中空的空間也為盜墓提供了方便,所以幾乎十墓九空。而楊價墓采取的特殊形制也許為其完整保留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為什么采用木槨墓

    木槨墓在戰國秦漢時代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墓葬形式,之后漸漸變少,但并未消失。貴州境內的宋墓,在此之前還未發現木槨墓的先例。楊氏的9座土司墓里,這也是個特例。楊價采用木槨墓的原因,也許可以從歷史背景和個人喜好兩個角度去思考。所謂歷史背景,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說,這是在很長的歷史時段里采用的一種墓葬形式,國內其他地方是有宋代仍使用木槨墓的例子,也就是說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它的出現并不突兀;另一方面,楊價死于公元1243年,正值抗蒙期間,相對于石料的開采、運輸特別是精致的加工,用木材來營建墓室會便捷很多,工期也可以大大縮短。因此,處于戰事正酣,且將殃及播州這一歷史背景下,也可能成為他使用木槨墓的一個重要因素。所謂個人喜好,也就是說這種墓葬形制是楊價生前的安排,是一種個人選擇。文獻記載,楊價是個孝子,父親楊粲去世不久,他就將位子傳給兒子楊文,自己“專志養母”,并篤信佛教。他是在一天大飯群僧,誦念佛經時突然無疾而終的。從楊粲墓前出土的墓碑殘件看,楊價去世時,其母親田氏可能仍健在。此外,楊價時代,播州開始設科取士,楊價自己很好學,寫得一手好文章。他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難免受到宋代“復古”浪潮的影響。不排除這些個人原因成為他選擇木槨墓的決定性因素。

    楊氏土司的經濟文化繁榮時期是哪幾代

    這種劃分見仁見智,但無論怎么分,楊粲、楊價、楊文祖孫三代是播州歷史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播州楊氏家族在楊粲手里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所以文獻稱楊家“十三傳,至粲始大”。楊價、楊文主播時,正值蒙元崛起,采取所謂斡腹之謀,在西南一隅與南宋朝廷形成正面對抗,這二位最重要的歷史功績便是抗擊蒙軍。這在當時是正面的、積極的,因為這個時期南宋朝廷才是正統的統治者、國家的代言者。楊粲、楊價死后,均被封為侯,楊文則更甚,封為公(播國公),極盡哀榮。

    值得注意的是,播州的設科取士,是從楊價主播時開始的,是南宋朝廷“從價所請”的結果,允許“歲貢士三人”。此舉對播州的文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腰坑里面一般都有什么

    腰坑是古代墓葬中,設于墓室底部中央,略當死者腰部位置的一個小坑。流行于商周時期,秦漢之后漸漸消失,唐宋時再度流行,至明不絕。唐宋時期的腰坑應該與風水堪輿有密切關系。我們以往發掘的楊氏墓葬幾乎都有腰坑,但時代不同,放置的東西也有差異。比如,楊價的父親楊粲墓的腰坑里,出有銅鼓、鐵錢等。楊價的兒子楊文墓的腰坑里則出土鎮墓券。明代播州土司墓的腰坑里往往埋有鎮墓券,金銀質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銅鏡和銅鑼等,相對固定,宗教蘊意逐步強化。

    現在已經知道楊價墓也是有腰坑的,且坑內的陶罐已經露頭,實驗室考古過程中可能還會出錢幣、鎮墓券等實物。如果有鎮墓券,墓主身份將得到進一步確認。

    (作者系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本版圖片由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