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別讓文化遺產自生自滅 要使文化種子生根發芽

2015/3/9 17:16:40 點擊數: 【字體:

別讓文化遺產自生自滅 要使文化種子生根發芽

3月6日,安徽省全椒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月十六走太平”民俗活動中,民間藝人在表演舞龍。新華社/顏閩航攝

別讓文化遺產自生自滅 要使文化種子生根發芽

北斗村成立的農民樂隊。本報記者 韓業庭攝

    隨著城鎮化的加快,消亡似乎是很多文化遺產難以逃脫的宿命。有人說,算了吧,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讓文化遺產跟其所屬的時代一起消失吧。

    “從目前來看,有些文化遺產的消亡的確不可阻擋,我們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保護辦法,但我們不能因此無所作為而讓文化遺產自生自滅。”中國藝術研究院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田青委員說。

    “就像我們的父母,老了、病了、得了不治之癥,連醫生都告訴我們可能治不好了。那我們會怎么辦?難道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父母死去?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繼續給父母治病,因為我們要盡孝心。”田青說。

    在田青看來,對待文化遺產應該像對待我們的父母一樣,因為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根脈,保留著民族文化的魂。

    田青說,關于文化遺產的保護,盡管目前尚無絕對有效的具體辦法,但在理論上我們至少可以朝幾個方向努力。首先要讓生病的父母有繼續活下去的愿望——讓非遺傳承人等文化遺產的當事人認識到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堅定保護文化遺產的信念;其次,要把父母轉到最好的醫院,用最好的藥,以延長父母的生命——利用當下一切可行的辦法,盡可能延緩文化遺產的消亡速度;最后,看看社會上有無治病的新藥或新方——繼續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機制、新方法。

    四年前,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委員帶領團隊,走進重慶市南岸區迎龍鎮北斗村,慰問演出之后,幫助該村建立了一支農民銅管樂隊,同時免費提供樂譜樂器并手把手教村民使用。

    高雅藝術能否在基層找到“知音”?四年過去了,時間給出了最好的回答。“這支40多人的農民樂隊,從最初連樂器都吹不響,到現在能夠奏出五六個聲部,已經達到了‘準專業’的水平。”關峽說,“基層群眾對音樂藝術的熱愛讓我驚訝和感動。”

    “埋下文化的種子容易,但要讓文化的種子發芽、扎根、開花、結果,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種文化’要取得效果,還需要形成常態化機制。”關峽說。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樂隊首席劉云志委員認為,為了推動歌劇、舞劇、交響樂等高雅藝術走進基層、扎根基層,地方文化行政機構應該主動作為。只有先把群眾文化土壤翻動起來,才能為播下文化的種子奠定基礎。

    一方面要在基層“種文化”;另一方面對存在于民間的各種文化藝術更要加強保護,否則“新種的文化沒有成長起來,原有的文化卻已消亡。”在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委員看來,除了這些年啟動的中華文化傳承工程、地方戲曲振興工程等文化保護工作,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對傳承保護傳統文化藝術的文藝機構和民間文藝組織給予扶持。(本報記者 韓業庭)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