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遼寧朝陽出土5000年前人頭雕像

2015/3/23 16:56:47 點擊數: 【字體:


遼寧朝陽出土5000年前人頭雕像

半拉山積石冢出土的石雕人像

遼寧朝陽出土5000年前人頭雕像

半拉山積石冢出土的陶人頭像。 圖片由李玉江提供
 

    本報朝陽3月22日電(記者畢玉才 通訊員劉勇)日前,考古學家在朝陽市龍城區召都巴鎮尹杖子村半拉山山頂積石冢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時,挖掘出大量陶器和石器,其中現場出土的兩件5000年前紅山文化時期先人頭像,具有極高的學術、藝術價值,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積石冢是距今5000年前紅山文化時期比較普遍的喪葬方式,多建在山丘頂部,先砌出石棺墓再壘砌石塊,不僅有屹立山陵之感,還兼具祭祀功能。龍城區文化局局長李玉江告訴記者,半拉山積石冢是龍城區文物局工作人員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的,被列為2009年重大考古發現。為防止盜墓分子盜掘破壞,2014年9月,遼寧省考古所在龍城區文物局配合下,對半拉山積石冢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等。其中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還有夾砂紅褐陶與夾砂黑褐陶,多為筒形器;石器以打制為主,有石斧、石鋤、飾件等;出土的玉器有玉璧1件,玉環1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石雕人頭像和一件陶塑人頭像。石人像濃眉大眼,寬額厚唇,如鉛球般大小;陶人像比乒乓球略大,細眉小嘴,頭頂有盤繞發髻。

    紅山文化人體雕像已在多個地點發現,標本多達近20例,且大小、質料、工藝技法、功能不一。據考古專家介紹,紅山文化的人體雕像最早在1963年發現于赤峰市北郊召蘇河西岸的西水泉遺址,以后是遼寧喀左的東山嘴,后以牛河梁遺址發現的人體雕像最為豐富。在工藝技法上,紅山文化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考古專家介紹:一是圓雕技法的掌握,紅山文化人體雕像已具備了雕塑的各種基本技法,包括平雕、浮雕、高浮雕和圓雕;二是對大型人體的塑造,主要實例為牛河梁遺址女神廟的一批泥塑人體雕像,這批人體雕像不僅有相當于真人甚至真人2至3倍的特大型雕像,而且都為全身像,這無疑加大了塑造的難度;三是寫實與夸張的結合,寫實與神化的完美結合是紅山文化人體雕塑工藝水平達到的又一高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