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3月2日電 (索有為阮舒蓉)記者2日從廣東省文化廳獲悉,廣東省日前出臺有關實施意見,促進地方戲曲傳承發展,首次提出“戲曲進校園、學生進劇場”。
據悉,《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主要由廣東省文化廳牽頭組織草擬。首次提到了實施戲曲進校園、學生進劇場,推動戲曲教材進鄉土教材、進課堂。嚴把到學校演出和向學生推薦的戲曲劇目的內容質量關。支持戲曲藝術院團到各級各類學校舉辦專場演出、普及講座,支持開展戲曲名家下基層講座。把學生觀看戲曲演出納入大中小學美育教育內容,鼓勵學生走入劇場和藝術院團觀看演出,近距離體驗戲曲演出的臺前幕后生活。
《實施意見》將地方戲曲演出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政府通過場次補助為主、集中采購為輔的方式,組織地方戲曲藝術院團到農村、學校演出,爭取每年讓大中小學學生至少欣賞一場戲曲演出,逐步實現每年在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場戲曲演出。學生觀看戲曲演出由所在地教育、文化部門組織落實,村級學校的戲曲演出納入行政村相關演出計劃。把進農村演出場次和為學生演出場次列為地方戲曲藝術院團考核的重要指標內容。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加大對符合扶持條件的地方戲曲演出的支持,鼓勵社會力量共同參與。
《實施意見》提出加強與港澳臺、海外戲曲藝術院團、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場館的合作,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戲曲藝術推廣交流活動。每年重點支持推出8-10個地方戲曲藝術院團的優秀作品,拓展港澳臺和海外市場。
《實施意見》也首次提出建立國辦藝術院團演出基本補貼制度,從創作、演出等多個環節進一步加大對民營戲曲藝術院團的扶持力度,免費為民營戲曲藝術院團提供部分優秀作品版權,提高民營戲曲藝術院團的藝術生產和創新能力。完善民營戲曲藝術院團專業技術人員晉升機制,將其納入職稱評審范圍。對堅持正確的文藝方向,年演出120場次以上,演出觀眾人數不低于5萬人次,在當地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的優秀民營戲曲藝術院團,通過政府購買一定數量的公益演出等多種方式大力扶持其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