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佛山市住建局發布了《關于首批13個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級考評驗收的通報》,對百村升級行動做出階段性的總結。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11月佛山吹響百村升級行動的號角至今,佛山市首批古村落的活化升級已初見成效,共有13個特色古村落完成活化升級工作,而第二批17個古村落活化升級工作已全面啟動。
長岐古村將進行旅游開發
經統計,首批13個古村落2015年計劃完成項目212個,計劃投資38907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改善項目148個,修葺、保養祠堂、古門樓、古井等文物建筑20余處,歷史建筑和傳統建筑70余處。截至去年12月底,完成年度項目203個,開工率100%,完工率95.8%(未完工的屬跨年項);已完成投資37606萬元,完成96.7%。
記者走訪了解到,此次活化工作排名第一的長岐古村占地4.5萬平方公里,是佛山市蘆苞鎮近期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村落。這里薈萃了嶺南的古風水文化和宗族文化,估計始建于明清時代。據介紹,長岐古村將向旅游開發的方向邁進,并重點打造“長壽文化”、“書塾文化”、“水(溫泉)文化”三種文化。其中在“書塾文化”方面,將古村落里現有的書塾進行活化,例如在每年9月1日前組織學生到明倫書院進行開筆禮。
活化升級古村落祠堂群
關于未來如何更好地活化古村落,順德區北滘鎮碧江村居委會副主任方志濠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運用碧江村的祠堂群,把祠堂進行統一部署,向社會各界尋求文化合作,向國學教學基地的方向邁進。
方志濠表示,在假期里,碧江村的祠堂也會舉辦免費的培訓班,并無償提供祠堂給社會人士進行文化活動。同樣的,逢簡水鄉的祠堂也將通過書畫展覽、座談會等形式進行活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