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重慶文化藝術研究院獲悉,經過兩年研究梳理和民意調查,“重慶十大文化符號”正式出爐。
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劉德奉介紹,這十大文化符號的評選歷經兩年的資料收集和學術研究,其中包括重慶火鍋、朝天門、解放碑、長江三峽、大足石刻、人民大禮堂、合川釣魚城、巫山猿人、銅梁龍舞、紅巖村10個極具地方特色的“重慶文化符號”。
“研究院成立了專項課題組,兩年來根據文化含量、知名度、美譽度、代表性、獨特性、地域性、時代性七大基本原則,從102個與重慶相關的文化符號中遴選出20個為候選對象;再通過為期兩個月的網上民意調查,最終由專家和民眾共同評選出這10個最具代表性的重慶文化符號。”劉德奉說。
據悉,此次評選出的“重慶十大文化符號”體現了重慶文化特有的地方屬性,符合重慶巴文化、抗戰文化、三峽文化、民族文化四大母體文化及各衍生文化的特征,在國內外具有一定認知度。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西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余云華表示,“重慶文化符號的評選有效關照了本土文化、激活了重慶文化想象,對傳播巴渝民俗和提升重慶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