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青海民族大學聯合舉辦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專題培訓班在青海民族大學開班。來自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的教師及青海省各市州、縣非遺保護工作者共計70多位學員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班是青海省非遺保護工作啟動實施以來對《公約》的首次專題培訓。作為授課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巴莫曲布嫫,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羅微,中國社會科學院民間文學研究院副主任安德明,以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梁玖,分別就《公約》內容、操作指南和倫理原則,《公約》的中國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社區參與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講解。
學員們表示,培訓內容豐富,通過聆聽專家們的精彩解讀,進一步加深了對《公約》的理解,深化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認識,了解了國內外履行《公約》的具體實踐,交流了保護的方式方法,并表示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