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修老屋就是修人心 ——浙江松陽“拯救老屋行動”紀事

2017/8/22 16:09:53 點擊數: 【字體:

修老屋就是修人心 ——浙江松陽“拯救老屋行動”紀事

葉毛娣與孫女在一起。張瀟文攝/光明圖片

修老屋就是修人心 ——浙江松陽“拯救老屋行動”紀事

在橫樟村,修葺一新的包氏宗祠內掛著南宋陳亮題寫的匾額。張瀟文攝/光明圖片

修老屋就是修人心 ——浙江松陽“拯救老屋行動”紀事

在橫樟村一棟正在修繕的老屋中,木匠正在刨木材。張瀟文攝/光明圖片

修老屋就是修人心 ——浙江松陽“拯救老屋行動”紀事

在橫樟村,一位84歲的老人在休息,她的老屋正被修繕。張瀟文攝/光明圖片

  她,矮小,黝黑,精瘦。

  和許多村民一樣,86歲的葉毛娣大半輩子都生活在橫樟村的百年老宅中,喜歡在寬敞的煙火堂前乘涼午休。結婚、生子、年華老去,自家老屋默默見證了她生命的重要節點。然而就在一年前,葉毛娣所居住的老屋尚是一棟木質腐朽近40%、幾近傾頹的危房。使老人的家舊貌換新顏的,是正在浙江省松陽縣全面開展的“拯救老屋行動”。

  自2016年以來,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提供的專項資金支持下,松陽縣上百棟私人所有、文物保護級別較低的老屋得到了修繕。隨著“拯救老屋行動”的開展,老戶主們逐步向老屋回遷,年輕人返鄉者漸增,投資者們也開始把目光投向這里。黛瓦下露出的笑顏、老屋中飄出的陣陣煙火都宣告著:這個民風淳樸的地方生機仍在、活力仍在、人情仍在。“拯救老屋行動”修好的不單是那些山坳里的房子,更有因老屋而聯結在一起的人心。

同一屋檐下,以心換心

  修繕老屋,采取房主自愿申報,基金會和申報人各出一半資金的方式進行。于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出現了。松陽老屋面積較大,一棟房子往往分屬多戶人家,因而修復每棟房子都需要取得生活在其中的多個家庭的一致贊成,并共同商討每戶在修繕過程中出資出力的分配方案——而這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塘后村31號老宅的產權由4戶人家共有,但其中一戶低保家庭因承擔不起均攤費用而一度反對修繕。主要申報人江萬清與戶主們不斷溝通協商,歷經兩個月終于達成一致:給予經濟困難者更多包容和理解,由相對富裕的家庭承擔大部分費用,各盡所能修好老屋。

  這樣的協商,幾乎每天都在待修復或者修復中的老宅里進行著。松陽縣“拯救老屋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老屋辦”)的工作人員說,統一老屋戶主們的意見是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同一屋檐下生活的人們可能是親戚,也可能是毫無血緣關系的普通鄰居,他們之間還可能存在著多年未得到解決的人際矛盾。修復老屋的重要前提是各家各戶間的人際關系得到修復——解決矛盾,消除誤會,看見彼此的難處,承擔起自家的責任。因此,房屋的修繕不僅優化了居民的居住條件,更使居民的鄰里關系比以往更加和睦,共享拯救老屋的實際成果。

  “孩子們愿意回來了”,談起修繕前后的變化,不少戶主都會提起這句話。包加理是大東壩鎮第一位申請修屋的村民,站在煥然一新的香火堂中,他描述起了一年前老屋的殘破景象:“年輕人過年回村的時候都不愿意進來,拜祭的時候天上下大雨,這里就下小雨,我們都得撐著雨傘。”老屋修好后,在老屋里長大的年輕一輩主動表示一定要找機會回家看看,在家里多待一段時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屋被修好,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們踏上了返鄉之路,在老屋里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這是一種眷戀家鄉的人們都能共享的喜悅,而這種喜悅不斷傳遞,感染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申請修繕老屋的隊伍中。

用心工作中,凝聚人心

  “農民認知不到的事,當然也就做不到,而我們的職責就在于讓農民意識到保護老屋的價值。”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黃滋認為,只有當村民們摒棄“老屋當廢”的觀念,發自內心地認可修繕工作的意義時,才會自發和自愿地保護老屋。

  其實,轉變戶主的觀念只是老屋辦的工作難點之一。

  老屋辦的裘基鵬說,在修老屋上面,許多村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花費過這么大的開銷,對補助金的真實性抱有疑慮:“這么大的‘餡餅’真的就砸到我的頭上了嗎?這‘餡餅’是真的嗎?”因此,取得戶主對補貼政策的信任至關重要。

  老屋辦的工作人員頻繁奔走穿梭于松陽縣的各個村落,與老屋中的每一位戶主面對面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既要使其認知到老屋的文化價值,又要讓村民相信自己身后有著強大的財力支持。施工開始后,工作人員還經常去工地,檢查工程細節,糾正不符規制之處。

  正是這種真誠與執著打動了戶主,讓老屋辦的工作在民眾中獲得了廣泛認可。江萬清表示,沒有政府力量的支持,老屋是無論如何也修不起來的。遇到困難,只要打電話給老屋辦,工作人員一定會耐心傾聽,迅速了解情況,及時幫助解決,這令戶主們非常滿意。“他們(工作)真的很用心!”說起這些,江萬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異鄉人也發現了古村落與古宅獨特的魅力,投資特色民宿。項穎穎便是這樣一位懷著山水田園夢來到松陽的年輕人,但她所投資的民宿曾因違規改造,被政府勒令將違章面積全部拆除。從最初與政府部門的“博弈、對峙、不理解”,到日后的逐漸理解,項穎穎意識到任何翻新與改造都堅決不能破壞老屋的原貌,對此不能存在任何“特殊照顧”,否則松陽的古建管理將出現重大缺口。而縣政府同時也在幫助項穎穎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邀請香港大學建筑系王維仁教授的團隊進行民宿再設計,使老屋既保持了原風貌,又提升了居住舒適度。

  與項穎穎相似,一批有情懷的、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斷因老屋而結緣,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憑借老屋修繕與當地政府直接對話,見證著政府踏出的每一步。在松陽緩緩生長的,不僅有翻新的老屋、幽靜的民宿,更有百姓對政府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建設發展中,不忘初心

  “拯救老屋行動”開展一年以來,松陽縣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過在工作的任何階段都不能忘記: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才是行動的根本目的。在這“摸索著前進”的一年中,地方政府也盡可能給予了老屋戶主們最大限度的人文關懷:做前期動員工作時,為避免占用務農時間,工作人員會特地選取晚間而不是白天去村民家走訪;施工工作循序漸進,分期修復同一老屋的不同房間,保證戶主在施工時仍然“有家可歸”,不必特地到村外尋覓住處;主要修繕時間集中在農閑的冬半年,并隨著戶主的具體日程安排靈活調整。

  《浙江省松陽縣傳統村落文物建筑修繕導則》規定:文物建筑修繕須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能修補不替換,盡可能多地保留文物建筑真實的歷史信息。那么,現代元素與古老韻味是不可兼容的嗎?黃滋認為:“老屋保持老屋的樣子,并不意味著就要抵制屋內設施的現代化”,房屋的安全指數必須達標,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須得到滿足。經過修繕的老屋大多引入了室內沖水廁所、廚房防火設施、防漏電管線等現代化基礎設施,它們為戶主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令原住民們“愈發依戀自己的根”。

  黃滋高度評價拯救老屋行動:基金會的專項資金補貼分擔了修繕所需的大部分費用,令百姓產生了修繕家宅的動力,“保護傳統文化和改善民生都是政府的責任,如今正能夠一舉兩得。”不過,當前的文物保護工作依然存在缺憾:部分老屋主人長期渴求入住新房,但他們無權拆除或任意翻新被認定為“保護性文物”的房屋,又沒有用于另建新宅的土地,因此文物保護與戶主的用房需求之間存在突出矛盾。秉承“以人為本”的精神,黃滋建議浙江省建立起一套長效補償機制,給予文物密集地區一定的政策傾斜,將更多的土地指標分配給迫切需要建筑用地的住戶,“給百姓一條出路”。戶主們得到新的宅基地后,破壞損毀老宅的可能性也將隨之降低,有利于傳統村落中的文物建筑保護。

  以心換心,凝聚民心,不忘初心,增進民生福祉,助力文保工作更上一層樓,拯救老屋在行動,浙江松陽在路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