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布藝編織源于清朝,創始人為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侯鄒氏。侯氏傳承人在原有基礎上,把多個民間工藝糅合為一體,形成一種獨特的手工藝,作品以布藝編制人偶、布藝編制玩偶為主。
布藝編制人偶、布藝編制玩偶是把裱褙、剪貼、刺繡、布藝、雕刻、裁剪、編織等十多種工藝糅合在一起,用鉤針、剪刀、縫紉針等將線、布、鐵絲、頭發、樹皮、樹根和各種廢棄物巧妙運用,加入現代元素制成的作品。作品具有極強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其主要作品有四大名著、歷史系列、民俗系列、民間傳說系列和激勵人們向上精神的《向祖國敬禮》、《飛龍乘云慶通水》、《百鳥朝鳳贊新政》、《最可愛的人》、《南泥灣大生產》等作品,同布藝編制糅合為一體,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文學價值、傳承價值和經濟價值。
該項目的民俗系列是把南陽農村生產、生活、婚葬、生育、禁忌、民風、節日、飲食、廟會、傳統技藝、民間文化、民間藝術等習俗用一個個的場景表述出來。讓生活于豫西南盆地里的人民,通過了解觀賞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南陽民俗文化,增強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該系列完成需要近千個造型各異的人物,目前已制作出部分人物、道具。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