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庵村的由來故事
2013/9/22 16:18:1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宋時,鄧州到南陽有一條主要驛道(路)。在驛道旁,每隔15里設一個郵鋪。郵鋪里有鋪卒(也叫驛卒)傳遞公文信函。有許多鋪卒是跟隨錢俶從南方而來,他們普遍習慣飲茶。
現在河南鄧州市張樓鄉的茶庵村,在宋時并沒有村,而只是驛路旁的一個郵鋪。有一年的夏天,火辣辣的毒日頭曬得人心發慌,幾個老百姓抬著一個危重病人趕往鄧州城,經過郵鋪時,病人上吐下瀉,昏死過去。抬病人的老百姓哭天戧地驚動了郵鋪里的幾個鋪卒。見死不救,良心不忍。好心的鋪卒叫把病人抬進郵鋪里搶救。有打扇的,有掐人中的,病人蘇醒了,又吐。一個鋪卒端來一碗茶,叫病人漱口。那病人上吐下瀉,極度脫水,竟把一碗茶喝個凈光。喝了茶的病人不再嘔吐。在場的人都感到奇怪。有人說,天太熱,大太陽像潑了一地火,壯漢都受不了,病人哪頂得住,咱們等涼快了再走。這茶既然喝了管用,求官大人再弄些濃茶叫病人喝,可能更好。這一個鋪卒就抓把茶葉有,用開水沏了端給病人。病人喝了濃茶,感覺好多了,到太陽快西沉時,沒吐也不瀉。病人求鋪卒賣一些茶葉給他帶回去治病。鋪卒何樂而不為?那個病人帶著茶葉回去后天天沏茶喝,病漸漸好了,而且身體也變得強壯起來。茶水能治病的事不脛而走,所以從那以后,總有人來郵鋪里求告買茶葉。鋪卒們干脆在路邊搭起庵棚,壘上爐灶,把家眷接來專事茶水生意,生意很興隆。頭腦靈活的老百姓看在眼里,依樣畫葫蘆,也在一邊搭庵砌灶,到州城里批發些茶葉,回來賣茶水。漸漸地在郵鋪所在地就形成了個街市。人們依據它的緣起,習慣地稱其“茶庵”。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