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 (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鄧縣人。幼年在家鄉讀私塾和小學。1924年至信陽一所教會中學就讀。1929年春考入河南大學預科。次年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捕,釋放后被校方開除,離開河南至北平。1935年起,陸續在北平《晨報》、天津《大公報》發表短篇小說。1937年到開封,與嵇文甫、范文瀾、王闌西等人創辦《風雨》周刊。1938年春到武漢,在《文藝陣地》l卷3期發表著名的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1939年,長篇小說《春暖花開的時候》開始在胡繩主編的重慶《讀書月報》上連載。1943年初至重慶,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5年初至四川三臺任東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夏返成都創作了取材于自身經歷的長篇小說《長夜》。
解放后姚雪垠曾在上海私立大夏大學任教。1953年遷居武漢為專業作家。1957年被錯定為右派,在逆境中開始創作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這部巨著從1957年動筆以來至今30余年,已出3卷8冊,約230萬宇。1978年后,當選為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主席。1981年12月,在古稀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代表作品:《紅燈籠故事》(短篇小說集)1940,大路出版公司;《牛全德與紅蘿卜》(中篇小說)1942,重慶文座出版社;《戎馬戀》(長篇小說)1943,重慶大東書局;《重逢》(中篇小說)1943,重慶東方書社; 《新苗》(長篇小說,又名《母愛》)1943,重慶現代出版社 ;《小說是怎樣寫成的》(創作談)1943,商務 ;《春暖花開的時候》(l—3冊,長篇小說)1944,重慶現代出版社;《差半車麥秸》(短篇小說集)1947,懷正; 《長夜》(長篇小說)1947,懷正 ;《李自成》(1—3卷)長篇歷史小說。(其中第二卷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1963一1981,中青 ;《大嫂》(散文集)1982,河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