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南陽

武當遺珍——老君洞石窟

2016/6/24 15:14:15 點擊數: 【字體:

 
 
  武當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道教名山,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從這里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然而,在武當山的主要宮觀中,竟沒有一處是用來供奉道教始祖——老子,只是在離天柱峰不遠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小小的石窟。這是為什么呢?
 
  難道被稱為道教最高神的太上老君,造訪武當,只是為了一個約定?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史官。后因周室內亂,老子辭官,過函谷關,關令尹喜請為著書,遂作《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經》,自此,便騎青牛西去。當年的關令尹喜,在昏暗的燭光下讀完《道德經》后,便棄官歸隱,攜《道德經》千里迢迢奔赴武當山,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來武當山修道的人。《大岳太和山志》載:老子曾到武當山尹喜巖訪尹喜。巖下“牛槽澗”是老子所騎青牛飲水之澗。青羊澗,亦為老君青牛所變的青羊飲水之澗。雖然,老子未曾在武當山修煉,但山下有“老君堂”、山中有“老君洞”、南巖有“太上觀”,這些都是老子曾經來過或留宿的地方。
 
  史書記載,悟道后的的尹喜和老子在武當山青羊橋相見,隨后一同仙去不知所蹤。此后,老子被稱為道教最高神“太上老君”,尹喜被尊奉為道教護法神“玉清上相”,《道德經》也成為道人們課誦的經典,八百里武當成為皇家道場,成為所有問道者心中的圣地。
 
  于是,老子的身影便永遠地留在這里,為武當增添了無窮的神韻。
 
  那么,今天的老君洞究竟在何處呢?
 
  乘武當山環保旅行車上瓊臺索道,距武當山八仙觀一公里處下車,見路旁高臺上有三棵冬青樹。冬青樹右側的荒山中有一小小的水泥路標“老君洞”。那標示很小,基本被荒草遮蔽,但有一條清晰的類似當地人上山打柴的小路。沿小路蜿蜒而行,有幾級青石漫道,雖然破損,還依稀可見當初之規模。
 
  走至小路盡頭,可望見山林石巖,地勢最高處有券形山洞,老子的坐像立即映入眼簾,無疑就是老君洞了。
 
  老君洞,又名“太上巖”、“太玄觀”。唐末始建,高士任道清、王道興用人工開鑿石窟至宋天圣九年(1031)落成。明代玉虛宮提點任自垣曾在此編修《道藏》和《大岳太和山志》。明代欽差太監訪太上巖摩崖留字。據記載:宋天圣九年,道士任道清、王道興用工劈鑿石龕、雕太上老君像,創建太玄觀。據明代山志記載:太玄觀在宋末毀于兵火,元代重建,設有山門庵等建筑。至明永樂十年又敕建山門、廊廡、道房23間。到了清代,洞外建筑全部荒廢,現僅存半圓形巖洞。
 
  現存的老君洞石窟,依巖而鑿,高4.35米,寬4.15米,深2.3米。洞雖不大,內容卻非常豐富。
 
  石窟正中鑿刻太上老君像,面闊耳大,坐姿端莊,內衣為左衽,腹系玉帶,中衣圓領,外為長袖風袍,手足均內藏,有明顯的“天盤”修煉之狀。仿佛面對眾生講經說法,又似獨自沉思冥想。
 
  老君像的周圍還雕刻了許許多多的神仙,除了真武神以外,還陽刻有雷神、三官、四御等諸神。洞口兩側各有兩尊武士站將把守洞口,一人持斧,一人持戟。
 
  洞外的巖壁上也雕刻了眾多的道教神仙,洞左摩崖群有“太子仙巖”和“蓬萊九仙”畫像摩崖,均為陽刻,其旁豎刻“靜樂國王太子仙巖”、“蓬萊真境”等。洞右峭壁上嵌刻數通畫像碑,均為淺浮雕造像,騰云駕霧,飄逸灑脫,栩栩如生。在武當山上有這樣大面積的石窟及摩崖石刻,同時又匯集了宋、元、明、清四朝宗教祀典文字,是老君洞獨特的魅力之處,為研究武當山宗教及歷史提供了難得的實物,吸引了無數的文人雅士紛至沓來。 草馨兒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市政府(2016-06-03)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