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南陽

南陽醫圣家傳 白云閣木刻《傷寒雜病論》

2016/6/15 18:10:48 點擊數: 【字體:

 
南陽醫圣家傳 白云閣木刻《傷寒雜病論》
 
醫圣·國寶
 
南陽醫圣家傳 白云閣木刻《傷寒雜病論》
 
白云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刻版
 
  3月28日,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播出《醫圣傳千古》,聚焦醫圣祠珍藏的白云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等國寶。
 
  白云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是醫圣祠最為珍貴的館藏文物,是根據張仲景四十六世孫張紹祖家藏第十二稿《傷寒雜病論》整理刻制而成,是國內唯一存世的《傷寒雜病論》古版本木刻印刷版,還收錄了《傷寒論》《金匱要略》原書所無的88方,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文獻價值。昨日,記者前往醫圣祠,接觸、感受這件國寶……
 
  “木刻版”幕后的傳奇故事
 
  醫圣祠東偏殿,“醫圣祠精品文物陳列展”正在舉辦,北側一個古樸木箱尤為矚目,上書“第一箱”“傷寒雜病論”“張鈁題”等字樣。這個箱子,曾裝有辛亥革命將領張鈁1939年出資刻制的白云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原木刻版,也述說著一個有關秘本《傷寒雜病論》的傳奇故事。
 
  “傳世仲景之書,多有錯簡訛脫,又為歷代注家仁智各見,‘甚或割裂章句,顛倒節目,紛紜淆亂,罔可適從,致醫家菽粟布帛之文,成不可究詰之書’,歷代醫家均以恢復仲景著作之原貌為己任。”張仲景博物館館長劉海燕介紹,當代著名中醫學家黃竹齋曾于1934年到寧波訪求仲景佚著,結識了中醫大家羅哲初。羅哲初的師父左盛德為張仲景四十六世孫張紹祖的弟子,得張紹祖家藏第十二稿《傷寒雜病論》。羅哲初將其師傳授的從未示人的十六卷原稿抄本《傷寒雜病論》首冊見示于黃竹齋。黃竹齋如獲至寶,當即將左盛德所作的序文和目錄再抄一遍,并載于《光華醫學雜志》。1935年黃竹齋、羅哲初又共事于南京中央國醫館,黃竹齋將秘本《傷寒雜病論》全部抄繕,并于1939年經校訂后由張鈁捐資刻版,刊行公世,世稱“白云閣本”(“白云閣”乃左盛德書齋名)。
 
  黃竹齋一生極為尊崇張仲景。1981年12月,遵照黃竹齋遺愿,弟子米伯讓親自將兩箱原木刻版送往醫圣祠,交張仲景醫史文獻館珍藏。
 
  醫圣祠最珍貴的館藏文物
 
  自民國以來,仲景遺著有四種發現,除“白云閣本”外,亦有“湘古本”、“涪陵古本”及日本的“康平本”。較之其他三個版本,“白云閣本”不僅合《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一帙,內容編排合理,首尾呼應,結構嚴謹,且以三陰三陽為辨證綱領,以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根據,最為符合仲景思想,同時收錄有《傷寒論》《金匱要略》原書所無的88方,深得醫家推崇。
 
  保存在醫圣祠內的這套木刻版為國內孤本,共151塊,分正反兩面,每塊長22厘米,寬13厘米,厚1厘米,通體漆黑,字體秀美飄逸。“白云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是醫圣祠最為珍貴的館藏文物。”劉海燕說,僅在1939年和1980年兩次刊印,印數只有250冊和200冊。
 
  珍版醫籍或將保護性重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唯留仲景圣名在人間。”劉海燕說,白云閣藏本木刻版原版印本現在已十分罕見,醫圣祠內也僅僅保存有一套。為弘揚張仲景學術文化,加強中醫藥珍本古籍的保護利用,同時促進《傷寒論》重要版本的流傳普及,醫圣祠聯合中國中醫藥遠程教育雜志社每年正月十八張仲景誕辰日舉辦白云閣藏本《傷寒雜病論》高級研修班,持續弘揚和推廣該版本的學術思想和應用價值。
 
  劉海燕透露,醫圣祠已協同相關部門考慮給予保護性重印,涉及有校印簡體普及本、簡裝影印本、精裝原刻本等多個版本……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晚報(2016-03-2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南陽兩祠之醫圣祠:萬世醫宗張仲景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