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南陽

朱劍鋒畫筆畫過一世紀(2)

2013/11/5 17:04:30 點擊數: 【字體:



    他的多幅作品,描繪家鄉美麗山水

     繪畫和教學,占據了這位老人生活的全部。

    1952年,朱劍峰被調到南陽師范學校執教。他親歷了南陽師范學校升為專科院校、更名為南陽師專的過程。1991年,他離休時,已74歲的高齡。這位美術系副教授,用60余年的教學生涯,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的南陽教育發展史。

    他的學生、1959年畢業于南陽師專的喬溪巖依然記得,朱老師帶領學生親至深山大澤、田頭阡陌寫生的情景。朱老師那些“心正則筆正”、“人品要與畫品相一致”的教誨,成了如今學生們教育弟子的口頭禪。

    南陽的山山水水,在他的畫作中多有體現。人民公園的月季和菊花、醫圣祠內的芍藥和牡丹,南召石人山上的宜人秋色、淅川香嚴寺里的美麗春景,都在他一筆一畫的勾勒中,蒼茫渾成,彰顯獨特的帝鄉之美。

    他酷愛畫菊花。“我覺得一個人不能有傲氣,但一定要有傲骨。”1月6日,打開一本存放畫作的相冊,他指著上面一朵朵淳樸又簡潔的菊花說。而在弟子蔣鐵浩心中,再難也不賣自己畫作的朱老師,像極了那些菊花。

    “文革”期間,他成了“臭老九”。筆下的花鳥蟲魚、山水田園,都成了“封資修”的東西。一系列的不實之詞,扣到他的頭上,最愛的教學和繪畫也被迫停止。后來,他重返講臺,身體有疾,老伴多病,一人薪水養活四代十口人,但從不申請救濟補助。

    “這是時代造就的悲劇。”說起沉痛的往事,他沒有一丁點的哀怨。

     他用17年的友情,宣揚南陽文化

    “改革開放后,南陽書畫界迎來了春天。”他笑著解釋,“在春天里,我們可以走出去,學習他人之長,也可以請別人來,指出我們之短。”

    1983年,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吳冠中偕夫人到南陽采風。“吳先生比我小一歲。”他笑呵呵地回憶,“當時,我代表學校陪同吳先生夫婦。”他清晰地記得,參觀南陽漢畫館時,吳冠中那句脫口而出的對南陽漢畫頂禮膜拜般的贊美:“看了之后,我真想給它們(南陽漢畫像石)磕頭。”

    當時,他請吳冠中給師院的學生講了一堂課,并送給吳冠中一些漢畫拓片和印有漢畫的小冊子,以及一些獨山玉印章。吳冠中回到任教的清華大學后,不僅和他互通過多次電話,還給他個人寄來了兩幅畫作。朱劍峰將其中的一幅,捐贈給南陽師院。

    這段友誼,維持了17年之久。他的一個弟子到清華大學進修時,他又找人刻了一枚“吳冠中印”的印章,讓弟子轉交給吳先生。

    令他傷懷不已的是,2010年6月,他打電話到北京吳冠中的住所,才得知老朋友因病住院了。準備去北京探望時,當月25日,他突然聽聞吳冠中離世的消息。聞訊,他站在書桌前,盯著老朋友送給自己的畫作,默看許久。

    “吳冠中非常直率,從不隱晦個人觀點。我們書畫界需要這樣的人。”那段心心相印的友情,他永藏心底。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陽晚報 2013年1月8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馮友蘭愛玩舊兵器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中國皮影藝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