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南陽

秋訪宛襄古道

2013/3/30 10:12:27 點擊數: 【字體:

 

    古官道,即政府修的路,類似于今之省道國道。曾幾何時,官道縱橫,喧鬧繁華。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古官道蹤跡難尋,湮滅在漫漫長草中……

    古代從中原京都(西安、洛陽等)出發,向南經襄陽、荊門,到達南方重鎮荊州的道路,稱為夏路、周道、南北大道、南方驛道。這條古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我國最重要的官道之一,是南北方最主要的陸路通道,以后,向北至北京,向南至云貴川。從南陽至襄陽一段,俗稱宛襄古道,便是夏路中南通荊襄云貴的一段。

    南船北馬,一段輝煌的古道記憶

    雨后的陽光,雖然燦爛卻已有點秋瑟的味道。驅車一路南行,直至宛城區界中村。在村民的指點下,記者一行終于找到了村民口中的老官道。老官道從村中穿行而過,直通北邊的村子八里鋪,近1500米長,路面比水平面低近兩米,寬約6米,像一條溝壑。市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文保部主任陳彬說,這條“老官道”就是宛襄古道,是夏路的一部分,是南下湖廣的必經之路。《周禮·考工記》上說,夏路“野涂五軌”,即寬4丈,合今日的7.96米。“按記載上說,夏路應該算得上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等級公路了。”陳彬指著老官道感嘆。

    如今,宛襄古道已被歲月的塵煙湮沒了往日的繁華,道路兩邊雜草叢生,中間能行走的路面只剩一個車身的寬度,當初的“高速公路”已成為村與村之間的羊腸小道。

    62歲的村民熊慶才說,這條路過去是南下湖北的必經之路,解放后馬車、汽車還從這里走,南新公路修好后,便漸漸廢棄,附近的老官道已殘存不多。

    古時南陽水陸交通便利,是“南船北馬”的交會地、轉折點,它北連中原,東通吳會,西接巴蜀,南控蠻越,具有南北交通腰膂的優勢而曾一度商遍天下、富冠海內,成為商家匯聚、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史記·貨殖列傳》載:“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南陽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

    宛城驛,盛極一時的古驛站

    和古道緊密相連的便是驛站。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天下水陸路程》載:北京至貴州、云南二省路經南陽府,由襄城縣進入葉縣,行六十里至保安驛,再行六十里至裕州,然后轉水路由唐縣入江漢至湖廣。或由陸路經博望驛,行六十里至南陽府,再行六十里至林水驛,再行七十里至新野縣,然后到襄陽府。

    設在南陽城東關的宛城驛站就成為中途的一個重要傳遞站。清光緒《新修南陽縣志》載,宛城驛站位于城東關官驛街(即今新生街),明正統四年(1439年)置配有驛丞,獸醫各1名,役夫38名,馬夫34名,驛馬55匹。宛城驛站與城北20公里的博望驛、城南30公里的林水驛并屬南陽縣轄下三大驛站。

    陸路的暢通,與驛站近在咫尺的南關白河碼頭,一躍而成為水陸交通的連接點,南船北馬,盛況空前。順江河而來的船只在這里聚集,千帆百舸在這里裝卸,四方客商在這里成交,古宛城呈現生機盎然的繁榮景象。

    清末光緒年間,當京漢鐵路通車以后,交通干道東移。宣統三年(1911年),宛城驛站被撤銷。

    十里接官廳,“國道”邊迎貴客

    再尋宛襄古道,是在光武東路市林科所西側約50米處。“很多人以為那是一條普通的河溝。”陳彬說,原來古道兩邊樹木蔥郁,現在周邊地產開發,它已被湮沒在高高的黃土堆之下,與之相伴的接官廳孤零零地掩映在市林科所院內樹林之中。接官廳承載的任務就是迎來送往,是過往官員們在鞍馬勞頓之后短暫憩息的場所。

    沿著崎嶇蜿蜒的小路,穿過郁郁蔥蔥的樹林,抬眼望去,接官廳高高的卷棚屋頂兀自挺立。接官廳是一處明清時代的古建筑,因離南陽古城府衙十里,所以俗稱十里接官廳。整個建筑坐北朝南在一條中軸線上,位于中軸線上的建筑平面呈幾何形對稱,回廊環抱,渾然一體。主體建筑包括前后廳、前后殿、左右殿、東西月門等都基本完好。古代官員來南陽就任或路過,先到接官廳休息洗塵,更衣整裝,然后再由當地官員組織儀仗隊,黃沙鋪街,鳴鑼開道,或乘馬或坐轎迎進城內官署。

    多少年前,這幾間客廳,一排馬廄,兩杯清茶,三通鑼鼓,幾位差官,曾經接待過多少達官顯貴、王室宗親。 當年,清朝“中興重臣”曾國藩也曾經在此停留。

    刺眼的陽光下,門樓、廊柱、屋脊、灰磚顯得粗糙單薄,蒼白無力,沒有古道相伴的接官廳是那么孤單。

    走在古官道上,不再人聲鼎沸,留下一片有別于曾經喧囂繁華的蒼涼平靜,只有路邊那枝頭上清脆的鳥鳴,似乎在講述一個個曾經發生在這里的故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2012-09-29 作者:陳菲菲
0
下一條:河南 - 山陜會館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