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南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內鄉縣衙“得失”名聯重現的機緣

2014/12/15 16:49:11 點擊數: 【字體:


    因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座談會上的引用,內鄉縣衙三省堂前的“得失”對聯近日名聲大噪,引來多地官員組團學習參觀。鮮為人知的是,這副名聯曾消失了80年之久,最終是靠兩位耄耋老人的回憶,才重見天日。

    九老聚首話“得失”

  昨天,內鄉縣衙三省堂前,64歲的老館長王家恒分外忙碌。

  當天上午,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講述著堂前對聯的前世今生。

  自11月26日習近平對山東菏澤市、縣委書記念了此聯后,遠在河南的內鄉縣衙,瞬時出現了一股觀瞻楹聯熱潮。

  從1987年起,至2002年王家恒一直擔任內鄉縣衙博物館館長,當時正值內鄉縣衙保護、搶修期,關于“得失”之聯的重現經過,老人記憶猶新。

  王家恒說,他任館長不久,曾就縣衙建筑規制、布局、各主要建筑的功能及室內陳展原貌,在全縣范圍內廣泛走訪。

  早在1984年10月18日,掌握縣衙情況的周照西、王有才等九位耄耋老人也曾被請到了縣衙,在那次座談會上,周照西的一段話,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周照西當時說,他家離縣衙很近,小時候自己經常混入縣衙玩耍,依稀記得縣衙三省堂前掛有一副對聯。因為聯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幼年時他就能背誦如流。

  那副對聯就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與會的王有才老人也證實了對聯的存在,但又稱民國初年之后,就再也沒有見到。

  名聯“復原”

  當時,內鄉縣衙把那次座談會稱為“九老會”,并把復原三省堂楹聯,列為縣衙整體復原陳展方案之一。

  然而,“九老會”之后近7年時間,“得失”之聯并未能出現。

  1991年4月,內鄉縣衙召開學術研討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朱家溍,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樹青等一批專家到場。

  王家恒抓住機會,就三省堂楹聯的有關事項向專家請教,專家們聽后稱贊有加,皆嘆此聯為難得的衙署佳聯。

  朱家溍叮囑王家恒:此聯定是一位有抱負、有作為的為政者之作,一定要依照此聯原狀制作,若掛于三省堂,定有大獲。

  可惜的是,當時三省堂已成險房,亟待修葺,朱老的囑托未能及時落實。直到1992年5月,內鄉縣衙才根據老人們所描述情形,原狀制作了這副楹聯,并懸掛于三省堂前抱柱上。

  果如朱老所料,此聯掛起后,短時間內受到了廣大游客交口贊譽。

  1993年12月17日,中國古建筑三泰斗—單士元、羅哲文、鄭孝燮考察內鄉縣衙,對此聯也是贊不絕口,單老甚至稱之為他所見的“國內唯一名聯”。

  此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考察內鄉縣衙,均給予此聯高度評價并多次傳說。

  撰聯人之謎

  該對聯掛出后,盡管獲譽無數,但作者是誰卻一直是個謎。

  1999年5月25日晚,王家恒接到時任南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菊梅的電話,王菊梅要求內鄉縣衙盡快查清三省堂楹聯出處。

  當天晚上,王家恒立即組織會議討論,決定再次邀請了解縣衙情況的老人座談請教。

  第二天上午,當年座談會九老除周照西等三老已作古,其余六老按時到會。座談時,其中的馬錫瑞老人講,幼年時,他聽在縣衙吏房作書吏的爺爺曾多次說過,三省堂那副膾炙人口的楹聯,是當時的高知縣所撰。而時已87歲高齡的王永昌老人也回憶,印象中三省堂楹聯上,刻有“會魁高以永”五個字。

  再結合清代《內鄉縣志》上“高以永,字子修,浙江嘉興人,康熙十二年(1673)會魁,(禮部會試中單科奪元者)。康熙十九年(1680)知內鄉縣事”等信息,經過反復推敲、核查,王家恒他們最終確認:內鄉三省堂楹聯為康熙十二年奪得會魁、康熙十九年內鄉知縣高以永所撰。

  事后王家恒才知道,當時市領導之所以要求盡快查清楹聯的來源,是因為不久后黨和國家一位主要領導人考察路過南陽。

  200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志和先生受邀書寫此聯時,特加上了“康熙十九年知縣高以永撰”的注解。

  為官楹聯 自勉警世

  其實,在內鄉縣衙內的“為官楹聯”,遠不止這一副。在內鄉縣衙內,各種各樣的對聯隨處可見,共35副。

  內鄉縣衙博物館館長王曉杰介紹,楹聯文化、官署文化是內鄉縣衙的兩大特色,官署文化突出體現在衙內的楹聯上,主要建筑物的門前都有一副楹聯。這些楹聯對仗工整,筆法遒勁。諸如“為政不在言多,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等,大多數是為官從政、為人處世的自勉警世之言。

  王曉杰說,即便在今天,人們仍能從這些楹聯中辯證地領悟出如何做一個好官。

  楹聯文化、官署文化是內鄉縣衙的兩大特色,官署文化突出體現在衙內的楹聯上,主要建筑物的門前都有一副楹聯。   苗葉茜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3-12-0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初識七十二潭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