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南陽

五朵山記

2014/5/27 10:42:50 點擊數: 【字體:


    人類社會有一種現象,叫“催眠效應”。比如一車青菜擺在當街,來來往往的人擦肩而過,誰也沒理它。忽然有一個人去買,會引得一群人來搶購,一忽兒的工夫,一車菜賣得精光。旅游也是這樣,九寨溝如此,張家界如斯,推而久遠,西湖當初亦當如此。就是少林寺罷,似乎也是如此,如今人們去登豐,一開口就“我去少林寺”。其實也還在催眠之中。登豐還有座中岳廟,也很好玩的。現說到少林,人們的第一反應也還是“拳頭硬”。實在說,少林方丈釋永信,跟我很熟的一個大和尚,說他會“打架”我沒感覺。說他能說禪、坐禪,差近事實。若談到“太極拳”、“太極劍”,這是典型的吾國國粹了,環球無分遠近。但提到這詞兒,條件反射地蹦出一個詞兒“張三豐”,再蹦出一個詞兒“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祖師爺的道場,那香火就不必說了,旺啊!我的一個朋友,是個病秧子,每每朝朝武當,他的病就會好一點。當時武當山還沒有索道,我問:“那么高,你爬得上去嗎?”答:“那山,越上越有勁,不信你試試。”

    我畢竟沒有去“試試”。一來道遠事忙,二來我心里有個陰暗的見識,大廊廟里香火太旺,就去燒香,神也未必“記得”我。我喜愛到底蘊深厚但不甚有錢的“文化貴族”景點去徜徉結緣———我選中了五朵山。

    這座山在南召縣境內,去朝武當的香客大都知曉。武當叫南頂,五朵山叫“北頂”。當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叔叔要奪侄兒權,水陸并進打南京,明惠帝朱允炆在火光如炬的夜晚倉皇逃出。萬念俱灰的落魄皇帝逃到五朵山定居下來,在這里他結識了張三豐,受張氏指點,終成正果。又南下游方,在武當創建廟宇———這才有了武當南頂。當然這是傳說。我心里一直對此存疑,張三豐是宋末元初人,文天祥被殺時他已記事。再經一個元朝到明朝又經一個洪武朝三十一年,到靖難之役,張三豐起碼有一百三十歲了。他還能和朱允炆一道兒玩?說給佛教徒斷然不信,但道教說的是神仙。一百三十歲,應該算個青年神仙。

    一是神山有“戲”,二是上山有索道,這我就上吧。
  
    時令已經入冬,入冬之后一直沒有下雪,但我們到索道口,天上紛紛揚揚飄下絨絮一樣的雪花,那峭壁、挺直略略傾斜的山立時變得生動起來,黃色的石壁,中間夾著褐色、灰色、鮮紅、淡紅、橘黃的灌木叢和雜木樹林,在風中輕輕搖曳,蝴蝶樣的雪片在它們中間忽上忽下穿行舞蹈,婆娑生姿,仿佛整座山都被這繽紛的天花團裹了,顯得那樣綽約、含蓄,風來萬千都隨在天然的沙幔之中。
  
    五朵極頂的廟宇并不大,從山下往上看,像是一根粗大的乳黃色石柱上頂著一個“點”,但上來看,又像一座錯落有致的庭院,前后院側房俱全,憑著磚界眺望,遠處的大地河流蒼茫,雪意中的峰巒迷離,仿佛會說話似的,都在抬頭仰望著你,導游在旁指點:“這座峰,在山下看它,并不是最高,到山頂看,所有的山峰都在它腳下。”“您看那邊,左邊是白的,右邊是暗的,說是一個神仙,一頭擔著豆腐,一頭擔著韭菜,是在那里翻了,山這邊全是野韭菜,這里的韭菜花、野韭菜是有名的……”
  
    我沒有用心聽他的,我在注意神殿前那副對聯,卻是一色的道文云雷篆書。我記得我的存書中的道家文字有這樣的圖形,但搜遍枯腸,再看也只是“面熟”。廟中道士見我踟躇,過來解讀,叫“疙瘩云里神仙位,柯岔山上道人家”。慚愧:我只認得“上、人、家”三個字。我很留意文化景點上的文字,但不是這類文字,這類只是讓人好奇而已,文字內容卻是“凡人的”。我在上山前讀到資料,說五朵山聽琴亭右有數十畝大的摩崖石刻,因年代久遠,文字已很難辨識,人們都叫天書。但有心人讀到點斷,是這樣的:……承運四載……庸腐拘執。無駕馭雄才,……王氣在燕,非汝能執。……許藩王起兵,以清君側……朱書度牒……出鬼門,會于神樂觀……道溧陽、入太湖、歷浙東、轉云貴……居北頂,不皇而皇,永立天下……
  
    可惜這次時間太倉促,沒能到聽琴亭,自然也就沒能見這石刻。倘真是這樣,這里就太神秘了:這完全是朱元璋的口氣,靖難之役朱允炆的逃亡路線及在北頂成道,這件事,都發生在朱元璋死后,竟都在他生前的先期預料之中!這樣的石刻,是應該立即修復,力加保護的,這功德誰作呢?關于這段故事,我聽到的另外版本是:朱允炆逃亡,朱棣嚴令追捕,大索天下而不得,但圣命急如星火,追捕的人只好報說逃亡皇帝已歸天。朱棣說既已成仙,那就塑像祭祀!下頭人不知神像怎么塑,朱棣當時正在洗澡,就指著自己說:“照這個樣兒來。”于是便有了“沐浴祖師”的圖形塑像。
  
    南召的北頂,神秘有興味。作者:二月河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2006-02-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