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臨汝境內(nèi)的三岔山(即今塔橛山,在大營西北三十里處)上,有一伙土匪占山為王,燒殺搶劫,魚肉百姓。
有一天,大營人龐鳴鳳之子龐青連及其隨從、保鏢,帶著銀子,從京城向西行,路過三岔山。三岔山二大王馬言龍帶領(lǐng)土匪下山搶劫,正好與龐青連他們相遇,土匪憑借著地形熟悉,人多勢眾,搶了龐青連的銀子,擒了 龐青連的隨從、保鏢。由于龐青連武功高強,奮力抵抗,才得以逃出魔掌。
龐青連逃回家中,與父言說此事。龐鳴鳳乃是聞名大營周圍的英雄人物,武功高強,威望頗高,豈能受這口氣。
龐鳴鳳召集一子青連、二女及大營的知名人士、紳士、長官商議平滅三岔山,最后商定采用里應(yīng)外合的計謀踏平三岔山。
龐鳴鳳的兩個女兒,出身武門,受其父的影響,練就一套絕妙的武功,稱大營女中之杰。一天,姊妹倆裝扮成普通民女到三岔山半山腰的廟里燒香。馬言龍在廟周圍游逛,忽然看見山下走來兩女燒香。走近一看,兩女雖然打扮樸素,但生得漂亮,便生邪念:把這兩個如同仙女的姑娘搶回山上,給大王一個作妾,自己要一個作妾,這豈不是一件美事?他隨即命令土匪把兩女搶到山上。
龐鳴鳳二女被搶到山上,哭哭啼啼不肯與大王、二王成親,并打了馬言龍三個耳光。馬言龍惱羞成怒,正舉起大刀向二女砍去,大王制止了他,說:“再讓她們想想。”她倆心中都有掛念:只要托延到后天,父親帶人打到山上來,就動手生擒大王、二王。于是她們倆順?biāo)浦郏f:“你們要和俺倆成親,得有個條件!”馬言龍趕緊說:“什么條件,你們盡管講。”大女兒胸有成竹地說:“你們選擇一個良辰吉日,舉行個隆重的儀式,置辦幾十桌象樣的酒席,酒席上要有山珍海味。”馬言龍與大王嘀咕一會兒說:“你們講的條件好辦,后天是初六,是個好日子,后天就拜堂成親吧!一言為定。至于幾十桌酒席也沒問題,老大給大王、老二給……聽清了嗎?”
大王、二王得意忘形,吩咐手下人趕緊置辦酒席。
初六午時,三岔山寨里燈光輝煌,劃拳行令聲此起彼落,土匪們喝得醉醺醺的。突然寨門放哨的土匪跑進(jìn)山寨向大王報告:“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打上來了!”大王吩咐馬言龍:“趕快帶領(lǐng)弟兄們出擊!”于是馬言龍帶著醉鬼們出發(fā)了。
大王身邊只有十幾個保鏢,姊妹倆見時機已到,三下五除二便打傷了保鏢,生擒了大王。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樹倒猢孫散”。土匪們聽說老窩被剿,大王已被人家捉住,便士氣敗落,有的逃跑,有的投降,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傷。狡猾的馬言龍?zhí)优芰耍孁Q鳳很快就把三岔山的土匪平滅,二女與父親、哥哥勝利會師。
三岔山周圍的百姓們都拍手稱快,從心中感謝龐鳴鳳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