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陽春三月初三,春暖花開,漢高祖劉邦偕新貴妃薄姬一行春游,中午時分,劉邦等人熱渴難耐,令隨從尋水。隨從在白云山腳下發現了一股泉水,劉邦飲之,頓覺甘甜爽口,燥氣盡消,脫口贊道:“真乃妙水也,妙水也!”該泉后來便稱為妙水。公元25年,劉秀推翻王莽政權,建立東漢,定都洛陽,把今臨汝鎮一帶辟為“南囿”。公元58年,漢明帝繼位。這時佛教已由西域傳入中原,漢明帝夢佛求經,建立白馬寺。但因白馬寺不依山傍水,不是游玩的好地方,只能作藏經之地。于是便在“南囿”依山傍水的妙水涌泉上游建起一所寺院,作為皇家臨時歇腳之地,這就是妙水寺。妙水寺出土的殘碑記載:“蓋聞妙水寺其來遠矣,肇自漢明帝。”
另據傳,在緊靠白云山的銀洞山懸崖峭壁上有個銀洞,內有水潭,深不可測,有人把棒槌丟入潭內,第二天卻在寺內的清水池中發現。妙水寺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