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久以前,在這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住著幾戶人家,他們用水需到離村寨不遠的小河旁去擔,多有不便。
于是,鄉親們多次聚在一起磋商打水井之事。一天,最終把打井的事兒定了下來,出工的出工,出錢的出錢,在村子遼闊的地方選擇較為適中的位置,開始挖了起來。那時打井全靠人力開挖,當挖有丈把深時,挖到地下的河床時,遇到了一塊大石頭,影響開挖的進度。后來,費了很大勁兒,鄉親們才把這塊大石頭挖出來,這塊大石頭重約千斤,一頭大一頭小,真似棺材一般。
這時井已打成,出水很旺,鄉親們都議論說,這個重約千斤的大石頭真像個石棺材,自此這個村就叫石棺材村,寓意這個村的孩子長大能當官,鄉親們要發財。
后來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村遷移到該村好多戶居民,認為這個村名有些不雅,鄉親們為此爭論不止,老的住戶堅持保留此村名,新的村民要求改名。最后,把石棺材村改為官店,官是當官的官,店是旅店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