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應國墓地新發現一座戰國中期的楚國貴族墓,出土了編鐘、編镈、編磬等100多件珍貴文物。由于此地在戰國時期地處楚國北部邊境,專家推測該墓主人是一位楚國派往北方駐守邊鎮的軍事首領和行政長官,身份為
下大夫級貴族。
該墓墓口長10.9米、寬7.8米、深9米。墓內有3具殉人骨架,身上都佩戴有精美的玉石裝飾品,其中一具被肢解后分兩處放置在二層臺上與槨蓋板上。令考古專家感到奇怪的是,墓內沒有主棺,連人骨架痕跡也找不見。據推測,這里可能是墓主人死于外地而尸骨未還的衣冠墓。
墓中出土了鉛錫制作的9件編鐘、8件編镈和一套10件的石器編磬等隨葬器物100多件,分為陶器、銅器、鉛錫器、玉石器、骨角器等,表現出典型的楚文化特征,時代為戰國中期。出土器物中陶器占絕大多數,皆為仿銅陶禮器,有鼎、簋、簠、敦、方壺、尊缶、浴缶、盞等。銅器可分為禮器、兵器、車馬器、工具,其中禮器有鼎、豆、壺各2件,盤、匜各一件;兵器有劍、戈、矛、鏃等;車馬器有合頁、蓋弓帽、引環等;工具有斧等。玉器有琮、璧、璜、管、佩飾及水晶珠等,此外還出土有骨貝與角鑣等器物。
平頂山應國墓地是西周、東周時期應國的大型貴族墓葬區,從1986年至1997年,省、市文物部門對這一地區進行了長達11年的考古發掘,共發掘墓葬310多座,其中發現了應國國君及夫人墓近20座;出土各類文物1萬多件,其中有銘文的青銅器多達200多件,具有較高歷史價值,被評為“199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去年7月以來,為配合平頂山市廟洪公路建設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平頂山市文物局聯合對應國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墓葬63座。(完)記者桂娟【原標題: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新發現楚國貴族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