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小滍水澎河(上)

2013/11/9 17:15:52 點擊數: 【字體:

 
    從今天開始,“水經注”欄目由落鳧版調整至文化版刊出,敬請關注。——編者

    澎河古稱小滍水,發源于南召縣亂石頂山,全長51.2公里,平頂山境內23.3公里;流域面積275平方公里,平頂山境內86平方公里,是沙河右岸的一條常年支流。

    2008年10月1日,筆者乘車去方城縣拐河鎮尋訪澧河源,2日取道四里店,順便尋訪了澎河源。四里店與魯山縣的張良鎮搭界,有洛陽至南陽的城際公路穿過。在垛子石山玉皇頂向南眺望,四五里外有白石山巒在晃動的嵐氣里如擺如游,人稱鯉魚垛。鯉魚垛坡水南下成趙河,經唐河入長江;坡水東去,經澧河入淮。

    傍城際公路北來的英河,數十米寬的河道細沙平鋪,幾米水幅波光粼粼,清澈亮眼。英河又名將山河,上源所出的亂石頂是方城與南召兩縣的界山,常年明水在鯉魚垛東北三四里處的獅子坪自然村出露。一溪清流繞過垛子石山,6公里流到與魯山縣相接的焦村。垛子石山又名金船寺,海拔886米,南北走向,其中石門山、五朵山群峰點點,巖巒沙嶺相勾連,石頭盡都潔白如雪。溝谷里莊田相依樹木蔥郁,有兩三個小水庫鑲嵌其間。云橫天際,五六座廟宇建在山頂絕崖處,與大山渾然一體,就像自然生成的一般。這是一處道教圣地,至今還有人在這里修道。

    焦村有兩三家采沙場,英河變渾,到村北公路橋下,與西源華尖河交匯,一渾一澈,界限分明。華尖河源于分水嶺余脈少華山,明水泉源自王溝自然村,出王溝北去兩三公里,是魯山縣熊背鄉的葛莊村。溪流五六百米,承三界坡來水,湯湯兩三米寬,曲折瀠洄9公里至焦村公路橋下。華尖河與河支流黃水河一嶺雙分,沿途河溝眾多,比較大的有里面溝、閻溝、窯溝,常年水量都比英河大。焦村村民楊明申說,華尖河從來沒有干過,也沒有變小過。緊挨華尖河口,左邊還有道支溝,源于曬衣山南半坡的馬跑泉,流經陰司溝、常家莊兩個自然村,出魯山縣10公里到焦村橋頭。這是一條季節支流,暴雨來時洪水滾滾,無雨便干成一溝石頭,因名干溝河。

    三水匯為澎河后,繞山過嶺到柳灣,被一座白石嶙嶙若斑馬的山攔截,斗折向東再向北,自張良鎮的麥川行政村進入魯山縣境。河入魯山縣,已近澎河水庫,灘涂川田開敞出一片山間盆地。清清河流蜿蜒在盆地中,兩岸莊稼、樹木都很旺,雜花亂開的河灘里散放著牛和羊。張良鎮南端的嶂陡山和余脈老婆可、玉皇頂,山形奇異,遙遙在望。嶂陡山海拔406米,白色山巖遠看如鱗如紋,近看獸蹲馬走。相傳當年祖師爺來到這里,見河水回環,草豐林茂,趁夜施法趕山聚勢,欲造蓮花寶地以建道觀。沒料到眾山剛剛被驅動,就被一個婦人看見,驚呼:“山會跑了!山會跑了!”這一喊,破了仙法,有道嶺剛橫過頭不動了,就叫“橫山頭”,最高的那座山則得名“剛(jiang)走山”,后來叫成了嶂陡山。聚山不成,祖師爺只好奔武當山而去。打那兒以后,武當山稱大頂山,嶂陡山名小頂山。因有神仙留蹤,數百年來每逢農歷九月九,嶂陡山都起廟會,吸引方圓幾百里的百姓前來趕會。余脈連綿到水庫南端的許莊自然村,五條山嶺盤旋相向,俗名五龍山,山上有座五龍廟,曾因廟會成集,歷史上好多年都是魯山、方城和南召三縣的貨物集散地。

    嶂陡山下來五道常年溪溝。東溝源于海拔319米的老婆可,控山泉供3個自然村近400口人吃用。西去隔嶺有小溝,源于海拔319米的玉皇頂,全長4公里,上源山根相距500多米有3個控山泉,建飲水工程供400多口人吃用。再隔兩道嶺有大洼溝,又兩道嶺有隔人溝,這兩條溝不長,但溪水常年不絕,在道房自然村西一棵兩摟多粗、樹齡800余年的老柏樹下匯流,常年量不低于3寸管。到朱馬溝自然村旁,與東溝、小溝匯為朱馬溝河。山水下來時羊跑牛奔,平時不小于4寸管量,溪流1.5公里,自右岸注入澎河。玉皇頂東坡的長尾巴嶺下又出山泉,成一條芹菜溝,溝長約5公里,四五寸管的常年水量。趙庵自然村東山根下有老泉,建吃水工程,供300多口人吃用后,余水一溪西北流,到石圪尖自然村東與另一道常年溪溝匯為西大河。流經下河自然村,村中建有漫水橋,橋下水量常年不小于5寸管,在村西南注入澎河水庫。

    左岸馬樓鄉海拔523.2米的青山南坡有大泉,俗稱飲牛坑,雨季七八寸管水量,平時也不小于三四寸管量,青山頭自然村曾經在這里建吃水工程,由于地勢高壓力大,水管被憋破不能用了。向東約200米,距青山頭自然村500米處的山根石隙中又出3寸管量常年泉,也叫飲牛坑,兩道泉溪在村東匯成一條小河,2.5公里到許莊自然村,再與源出青山頭的3公里長、3寸管量的晃潭溝,和2寸管量3.5公里長的青石溝交匯后,繞過五龍山匯入澎河。和許莊地頭相連的圓盤行政村也有一道常年溪溝,明泉自山岔口行政村的西莊自然村下控出。到單莊自然村,村西150米又出旺泉,供近200口人吃用后,雙溪匯流注入澎河水庫,常年水量不低于4寸管。

    澎河水庫抱山繞嶺多溪澗,形態秀美,位于魯山縣城東南17.5公里處,是一座集防洪除澇、灌溉、發電、水產養殖為一體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209.5平方公里,總庫容7200萬立方米。工程始建于1958年春,1959年12月建成。“75·8”洪水后,大壩加高3.5米,新建一座612千瓦的水電站。據馬樓鄉政府相關部門介紹,現今有效澆灌面積13000畝。2009年春,馬樓鄉的吳洼、宋口、麥莊、丁樓、大程莊、小程莊等行政村,引澎河庫水澆地5000多畝。(曲令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2010-05-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