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物華天寶凈腸河 (下)

2013/11/11 10:03:28 點擊數: 【字體:

  
    寶豐大營一帶地處華北地臺南緣、秦嶺褶皺北側,中生代燕山運動地殼斷裂、巖推山涌,形成了凈腸河流域三嶺三川的地貌。北有石河,南有柏水,中間小泥河,為凈腸河北源。漁獵桑麻,自舊石器時代以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石、銅、鐵、陶、瓷,各個時期皆有積淀。

    小泥河的源頭蠻子營村,即為清代軍屯營地,滿族聚居,故稱。源泉在村西200米處,為一地下出水點。三個多月無雨,大泉仍有碗口粗,翻著白沙往外冒。泉上十多米,葦叢中又有一泉,水稍弱。二泉匯流,隱入嶙峋青石下。數十平方米裸巖坡,有七八處泉眼被村民封砌,埋管引水入戶。明水隨巖坎陡降2米余,落入一天然石潭,是為龍池。溢水輾轉而下,積一個千余立方米的堰塘。堰壩右岸修有渠道,供莊戶人家洗衣灌園。壩下河水寬一米余,穿村而過。因河在龍興寺庫區之下,有庫水補潛,灌渠滲流,所以不枯。

    下行有古垛村,村西有山泉下而成溪,自左岸入,使小泥河更具河的樣貌。村曾名泥河頭,宋代建有泥河寺,后被洪水沖毀,僅剩一墻垛,之后改稱古垛。下行有村,名大沈河、小沈河。明洪武年間,沈氏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宅,兄居處為大沈河,弟居處為小沈河。

    河經馬莊、張吳莊、北郭莊至關帝廟王村,村多王姓,村東有關帝廟,故名。村人因河而居,古來有孵小鴨販賣四鄉的習俗。村西有壩,攔水3萬立方米,澆地千余畝。

    河下行,進入商酒務鎮,經梁莊、張洛莊、大王莊、小王莊蜿蜒東去,兩岸丘陵夾一川莊田,近兩個月無雨,因有潮墑,麥子黃熟仍有潤色。

    下行泥河樊,相傳為山西洪洞縣樊姓遷此建村而名,村東有焦枝鐵路橋和平臨公路橋。再東,柳嶺下有柳林村,1948年5月,中原軍區政治部曾在村中駐扎。同年5月19日,野戰軍旅以上干部會議由葉縣遷至寶豐楊崗村,23日再遷至焦樓村壓鳳寺,31日轉移到柳林。5月到1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領導機構先后進駐趙官營、商酒務、柳林、北張莊、何莊、皂角樹諸村莊,留下了柳林會議舊址等紀念地。

    河經張家莊進入肖旗鄉,過袁莊到土橋鋪,下行500米,兩源合。河經七里營、五里頭等村,在縣城西北與玉帶河交匯。緩折而東數百米,右岸有賈復城遺址:全長1100余米,外壁青石包砌,尚有少量存留。據史料載,賈復城建于東漢,歷代修葺,現存城基為漢代原跡。1994年到1995年間,縣政府投資加上群眾集資,先后對城區河道疏浚、拓寬,修筑堤防,壘砌堤岸,安裝橡皮壩,蓄水47萬立方米。兩岸植樹種草,建亭栽花,成為居民游樂的凈腸河公園。人在樹下,陽光曬在脖頸里,水光映在眼眸中,凈腸河走過洪荒,如今以這種方式與人親近,形成一種名副其實的文明與安好。

    寶豐縣城是一座歷史名城,自古以來,為商路交織之官道,兵家必爭之要塞。商周時,為應侯國,秦時始置縣,取名“父城縣”。因境內有冶鐵工場,“物寶源豐,寶貨興發”,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皇詔賜名寶豐縣。寶豐鐘靈毓秀,能人輩出。漢代有馮異、明末有牛金星、清時有李綠園。到晚近,又有以身許國的王志軍、樊鐘秀,當代有摘取諾貝爾物理獎的崔琦……

    寶豐縣現轄8鎮5鄉,312個行政村,總人口46.7萬。耕地面積54萬畝,是全國優質煙生產基地縣之一。域內巖層古老,礦藏豐富,已探明煤炭儲量近10億噸,鋁釩土儲量2億噸以上,紫砂陶土儲量5億噸以上。特產有獲得國家“銀質獎”、“金杯獎”的寶豐酒,有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的翟集醋,還有紫砂陶磁化茶具等。

    縣城東街有大成殿,1948年7月28日至8月7日,中原局和中原軍區在此召開縣團級以上軍政干部會議,是珍貴的歷史紀念地。城東15公里處的“香山普門禪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南5公里有馬街村,農歷正月十三全國各地的藝人來此亮藝,相沿承襲700余年,1996年被中國曲協命名為“曲藝之鄉”。

    河出縣城進入周莊鎮。至鐵梨寨村有玉帶河穿城而過的一支流匯入。

    河過山頭郭、中和寨,在鬧店鎮的雙口村匯入石河。(曲令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2007-08-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