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jīng)注]散泉多發(fā)的柳林河

2013/11/11 14:43:05 點擊數(shù): 【字體:


    據(jù)1994年版《魯山縣志》載:“劉相公莊河(柳林河)發(fā)源于瓦屋鄉(xiāng)遮風(fēng)垛東側(cè),于搬走嶺注入昭平臺水庫,全長15公里。”在衛(wèi)星地圖上細細察看,這道溪谷正處于陡峭入云的石人山群峰與淺山丘陵的分界線的東端,隨山勢蜿蜒向東南,最終挑出“Ω”字形,連接昭平臺水庫。今年麥忙時節(jié),瓦屋鄉(xiāng)的周建設(shè)、李娟帶筆者驅(qū)車前往探源。

    進入瓦屋鄉(xiāng)竹園寺村,緊靠公路右側(cè),有4畝大、3米深泉坑,澆地50多畝。久旱無雨,塘水依然清汪一潭。下泄溪水兩寸管量,是為大溝。溝水流至上杏園自然村,穿過公路橋與小溝來水相聚。匯合處有透河井,供村民汲水。溯小溝上行,也有兩米深2畝多大泉坑,泄流一寸管水量。兩溝都屬常年溪,匯流400米進入下竹園水庫。庫水一畝余、深一米多,澆地10畝。溢水4公里到湯河村,與刺坡嶺來水交匯。這道水長約5公里,是柳林河正源,源頭明泉在遮風(fēng)垛東北坡的苗莊南溝,泉眼位于半山腰處的紅椿樹洼,水量大時直徑30厘米。遮風(fēng)垛位于瓦屋鄉(xiāng)政府西南7.5公里。南北綿延4公里,山體寬1.5公里,屬外方山余脈。主峰山垛海拔504米,1984年封山育林后,養(yǎng)得樹木灌叢厚密,最大的櫟樹直徑已長到30多厘米,蓄水養(yǎng)源,散泉多發(fā)。線水滴泉涓涓成流,到油坊溝自然村,有寸管粗控山泉自南溝高坡下來,在二道溝自然村兩溪匯流。南溝上游有3個吃水點,截河間小泉砌3米見方井池,供5個村民組400多口人吃用。溪水奔涌而下,其間又有頭道溝、二道溝、碾盤溝來濟。

    湯河村早年建有水庫,已廢。溪水清淺,若斷若續(xù),流到石門行政村,有兩公里源自槲栗頭坪的季節(jié)支溝岔入。村下又有源自仰天池山的常年支溝來濟。這道溪谷上源多澗溝,最大的一條出自北莊組,6公里長,屬常年控山泉溪。自北莊自然村上行2.5公里,山巖層起,形若石磨,人稱二層崖。崖上有村,名磨上。明泉自村民張利合房前40米處出露,泉坑約4平方米大,溢流鋪展1.5米湍流而出,兩岸林深草茂,水氣越發(fā)清涼。嘩嘩千米余,進入一處不足3米寬的巖石坎兒,人稱神仙橋。溪水翻橋滾落,形成一人多深的清潭,潭有四五平方米大,澄澈如嬰兒的眼睛。從北莊自然村下來,有處七八平方米大的響水潭,水深兩米多,陽光隨水波蕩漾,明晃晃的耀眼。繞過兩道山灣,又有蜂崖溝自左邊來。這道澗溪一直通到仰天池山。溪壑兩崖樹木連坡涌起,有處兩米多高的光裸石片,俗稱蜂崖。據(jù)太平村的李武松回憶,20多年前,蜂崖上的石梯縫中還有一大窩野蜂,除了寒冷的冬天,夏春秋三季都有蜂蜜順著石片往下流。人到這里拾柴放牧,都會帶著干糧蘸蜜吃。后來不知何故蜂群絕跡,只留下蜂崖這個自然村名。過蜂崖爬一段陡坡,勁風(fēng)吹來,仰天池山就在腳下了。山頂上果然有一片低洼如池的平地,60多口人的仰天池自然村坐落其間。山路陡峭,仰著臉才能爬上來,山因之得名仰天池。就在距山頂1.5公里的地方,有座鵓鴿崖,崖間出一股茶杯粗的泉,砌有泉池,供20多口人飲用。天大旱,山上水枯,村民都來這里汲水。鵓鴿崖下50米,三面4米多高的石片圈成一個“天井”,有隙泉自石隙涌出成潭。相傳早年有兩個人割一大捆青藤連接成繩,一節(jié)兒一節(jié)兒往下續(xù),續(xù)了一天也沒探到底。不知何年何月,山上滾落一塊大石頭,剛好壓到泉眼上,明水成暗流,泉量變小了。過蜂崖自然村向下150米,右岸30米處有股大茶杯粗的控山泉在兩塊巖石支起的隙縫涌出,滾落溪谷中。

    自蜂崖自然村西北望,有道緩平的山名車路嶺。清末民初,村民為避亂在山上修寨,運石頭的牛車就打嶺上過,得名車路嶺。而今轍痕猶存,后崖上的寨墻也在,寨門挺不過百年風(fēng)雨,只剩一個豁口了。與之嶺脈相接的牛心山陽坡,有股明泉自李姓兄弟門前控出。隔山還有一道二三里長的梨樹溝,茶杯粗的水量。四道溝水成一溪,到石門行政村東,與湯河水交匯。這片山95%%的坡地被樹林覆蓋,林間雉雞群飛、兔子密布,野豬成群,山貓也很多。不是旅游景點,春夏之際三三五五來這里的,不是游客,是采摘山韭菜、木蘭芽、丑娘葉、桐條葉的人,林好山也香,百十里以外的人都往這里跑。

    眾水匯流三四里,到劉相公莊始稱柳林河。柳林河除了上竹園、刺坡嶺、太平這三條羽岔溪源之外,還有一道網(wǎng)狀支溝——雪花溝。這道水匯聚水滴溝、雪花溝、菅草溝之后,到馬老莊自然村西并入上杏樹園自然村來水。雪花溝中有竣工于1977年的雪花溝水庫,蓄水9萬立方米,眼下水渠已廢。

    柳林河進入董周鄉(xiāng)黃背洼行政村,河道漸寬,沙卵層厚的地方達五六米深。地勢平緩,河床淤積,差不多與兩岸田地齊平。沿河不時有人在沙礫厚積處挖坑,泵水澆地。

    河過雙廟自然村600米與下湯鎮(zhèn)逶迤而來的小和溝匯流,揚波南去,注入昭平臺水庫。(曲令敏)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wǎng) 2008-11-11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