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水經注:昆水三朝燒車河

2013/11/13 16:13:54 點擊數: 【字體:


水經注:昆水三朝燒車河

高莊水庫(作者提供)

    “燒車河又名三里河,澧河南岸主要支流。源出高樓山(舊志稱苦菜山),自西南而東北流入高莊水庫后,經高莊、吳莊、史莊,于舊縣村東北注入澧河。”2013年5月17日下午,筆者與保安鎮的王旭陽、喬俊豪前往探源。過柳樹溝自然村,南有背陰坡,北邊一溜山俗稱大窩窯、二窩窯、三窩窯,坡上覆蓋著連片的小樹林。建成于1958年的柳樹溝水庫就在村北山谷口,2012年除險加固,存水不多,五六只花鴨排成一隊,從南岸鳧向北岸,神態安閑。這是一座小型二類水庫。雨季沒到,壩下河溝盡是石頭沒有水。

    順著右岸山路往里走,一路右轉到溝頭,摁著巖石,拽著小樹,爬兩疊陡坡,站在山脖子上,腳下雙嶺夾道溝,喬俊豪指著溝口處茂密的樹林,說那里原來是鄉里的牧場,坡上有1000多畝栗樹林。后來牧場不辦了,林坡仍屬保安鎮。右邊那道嶺高處名石廟山,翻過去就是椅子圈自然村。山上有嶙峋奇石,起筋帶花紋的,讓人心生山水畫之想,形若太湖石的瘦透靈秀,如掏如捏如挖。溝中有個自然村名水泉寺,水意繚繞的村名是有來頭的。方圓所近的庫壩包括蠻子營水庫在內,蓄存的都是雨季浮水,只有牛頭山下名不見經傳的小楊莊水庫四季都有活水來。十來畝大一壩水,供承包山坡的人澆樹。源出坡頭一片六七畝大的濺水濕地,潛源深遠,滲水不絕。過水庫向西北走五六百米,就到了水泉寺自然村。村前溪溝長不過二三里,卻也四季水流清清,平日四五寸管量,遇大旱二寸管水泵日夜不停也抽不干。相傳,民國時水泉寺有個能人,從廚房到客廳引活水推盤送碗,為客人上菜,名曰“龍端盤”,十里八鄉傳為佳話。

    柳樹溝向東北翻一道嶺,下去就是龍池溝,溝中建有水面30畝左右、深兩三米的水壩,配套能澆200多畝地。龍池溝與柳樹溝在羅沖村西匯流,又300多米到村東南接水泉寺下來的曹溝,常年水幅兩三米,水深及膝,一公里入高莊水庫。幾道溪源就數曹溝水最大,下游還有一個1967年修建的羅沖水庫,2012年暴雨沖決了溢洪道,水少草旺,茂堂堂幾十畝。羅沖村北廟嶺也有季節水溝下來,嶺上建有種豬場,溝水被污染。

    高莊水庫是一座綜合利用的小型一類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6.5平方公里,水面近400畝,最深處10米多。2012年除險加固后,容水350萬立方米。水庫串連孤石灘水庫南干渠,上游放水,經過高莊水庫再注入下游干渠。干渠進水閘在庫壩下的洼趙自然村,南水北調工程從這里經過,把水閘改為涵洞,還沒來得及修閘門。

    高莊水庫建成后,下游燒車河主源被控流,聽夏莊村黨支部書記說,高莊水庫早先有渠有渡槽,現在都毀了,水過不來。下游除了沿河明泉與潛泉,真正的自然溪源就是三里河了。三里河的上源在保安鎮花山吳行政村南的張嶺崗,4公里下來穿過孤石灘水庫南干渠涵洞,支流變成了源流。張嶺崗下的褚陶李自然村建有兩座攔河壩,水面5畝左右、深約兩米;ㄉ絽亲匀淮逑嗑嘁还镆步ㄓ袃勺鶖r河壩,水面約10畝、水深兩米多。到李莊自然村東北角,又有五六畝水面的攔河壩。幾道水壩攔蓄后,溝水依然一米多寬、兩尺多深。2013年春,丁莊自然村用河水澆了200多畝地。

    多種史料有載:燒車河原名萬泉河,三曲環繞邑陽古鎮,俗稱昆水三朝。舉世聞名的昆陽之戰決出勝負時,莽軍丟盔棄甲,有口氣的都四散逃離,義軍打掃戰場用了一個多月,所獲太多,實在運不走的就地燒毀。當時,萬泉河兩岸橫七豎八都是慘死在攻城莽軍刀箭之下的車夫和馬車,也只能一把火燒掉。從此后,萬泉河得名燒車河。劉秀當了皇帝,念起昆陽之戰的慘烈犧牲,就封這些死于昆陽之戰的馬車夫為車夫爺,著人在河邊為他們建了一座車戶廟。年來節到的,百姓都來上香祭奠。為車夫立廟,全國僅此一家。

    當年燒車河源沛水大,在現舊縣村東深切土岸,一波數折,東而西,西而北,再西,再北,繞出三道大河灣。古葉邑有72座廟宇,大多臨河而建,所以當地有昆水三朝之說。

    據村民回憶,早先與舊縣村相鄰的史莊村西有三個大河潭,最長的一里多,一根竹竿支不到底兒。上游修建水庫后,泥沙淤積,水深已不及腰。下行不遠又有一個坷垃潭,原有水面200多平方米,眼前也只剩四五十平方米,不到一人深。沙石底兒,水很清。潭下有河泉,旱時澆地抽不干。

    又150米到興龍寺前,匯成個幾百米長的大河潭,這就是昆水一朝處。興龍寺始建于東漢。屢經戰火,上世紀70年代主要建筑已湮滅無存,僅剩五通古碑,F今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東佛殿、大雄寶殿等巍峨百余間,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復建的。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起7天廟會,成一個繁華的集貿市場。廟前河潭俗名南寺拐彎潭。潭底有暗洞,五六百米連通街里的土地廟井,早先曾有人放鷹在潭里逮魚,魚鷹下水不見了,后來竟然從井里鳧了上來。據村民程富友回憶,30多年前他曾帶根繩潛下去過,最少也有5米深。他還親眼看見過河潭里的大白鱔,脊背露出好幾米長。年來河瘦泥沙淤,幾百平方米大的河潭只有一人多深了,2013年春仍然澆了幾十畝地。

    河到葉邑鎮中村,上下串珠形成4個河潭。柳樹潭早先水面寬30多米、長20多米,深不見底,F在水雖然小了,潛泉還很旺,2013年澆了幾百畝地。下行500多米又有大潭,俗名淹死李老五潭,和柳樹潭大小差不多,一人多深。往下去五六百米,河在車戶廟前拐個彎,丟下個沙石底的清潭,這就是昆水二朝處。古廟1975年拆了,現在的車戶廟是新建的。三朝劉秀廟的那段河道,有說是人工開挖的,曾經幾百米長的河潭已經沒有了,眼下旱,河水淺小,北流數百米注入澧河。

    葉邑古鎮生成于澧水與燒車河的懷抱之中,據周邊出土的商代酒爵、玉器等文物推知,這里在商代已是繁華的城邑。春秋早期楚國統領葉邑時,古城周長達9000多米。兩千多年風雨洗剝,今高約3米、長三四里的楚城墻尚在。有碑銘:“千碑之城,百泉之匯,素有昆澧二水抱佳城、伏牛二龍鎮昆陽(舊縣)”,可見這是一方文化底蘊深不可測的風水寶地。到現在,南村當街青石砌成的楚拱橋上,依舊人來車往,橋北端那通刻著“葉邑關”的古碑,1997年曾入選萬里長城百關紀念封。(曲令敏 曲繁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13-10-30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水經注:澧水河畔覓二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