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轉型的草莽刀客—樊鐘秀”系列之二
記者 朱金中 文圖
引子
PREFACE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樊鐘秀一家逃亡陜西,是為了躲避官府緝捕和土匪追殺—在此之前,樊鐘秀曾參與好朋友徐萬年、李亞東等人組織反袁斗爭。但鄉親們的說法是,樊家主要是因為生計才被迫去陜西,同樣,作為至交,革命黨人張鈁在回憶錄中也沒有提及樊鐘秀早年和徐萬年等人的“革命活動”。依照張鈁和樊鐘秀的交情,如果早年樊鐘秀有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似乎不應忘卻。相對而言,我們還是取后者為準。
自咸豐、同治兩朝后,陜西動亂不已,人口銳減,河南人逃荒首選陜西。
但據樊家后人樊仁正回憶,樊鐘秀到陜西后,繼續干著農村人常說的“不著調”的事。
不過,清末民初就是一個“不著調”的時代,樊鐘秀揭竿而起,就源于在陜西遇到了“不著調”的事。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洛川縣東有一黃龍山,山上有一股土匪,匪首姓黃,有次領著兄弟們下山搶劫,看到樊鐘秀年輕貌美的妹妹,就派人向樊父“提親”,要女兒給他當壓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