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蘇軾
2014/12/9 14:37:47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蘇軾是豪放派詞人,他的詞賦多是描寫壯觀,豪邁的場面,以此來表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抱負!督亲·密州出獵》是公推的佳作和代表作:“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詩人此時被貶密州,但沒有因此而頹廢,而是更加勵精圖治,管理好這小小的密州,并管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yè)。有一天,突然興致勃發(fā),像一個意氣方剛的少年一樣,左手牽獵狗,右手拿著雕,精神抖擻地帶領“千騎”外出打獵。而百姓則隨著蘇太守一起傾城而出,場面之壯大,讓人從內(nèi)心感受到詩人的豁然曠達之情。
蘇東坡的豪放詞,讓人讀來熱血賁張,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個鐵血男兒。但他也同樣有細賦的心思,有著柔軟的一面。請看蘇軾“婉約派”力作《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輕盈,曼妙,誰說蘇軾不諳風情呢?這首詞雖然是擬春之作,但我卻更愿將其理解為一闋描寫春日美景之詞。首闋描寫自然風景,繁華落盡,卻依舊祥和,下闋描寫人的風韻神態(tài),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讀罷口齒生香,雖措辭平凡,但讓人欲罷不能。
蘇軾也是凡間的一分子,也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體驗喜怒哀樂。積蓄已久的情感,最易噴發(fā)出千古流傳的詩詞。讓無數(shù)人悄然落淚的一首詩《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罚“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經(jīng)典,無須解釋。平凡的敘述,沒有更多修飾,卻讓人黯然淚下。相愛的男女,陰陽相隔,實是人生一大憾事。蘇軾這首悼之詞是獻給亡妻王弗的,她已經(jīng)死去10年了。她生前知書達禮,善解人意,對蘇軾影響頗大。死去后10年的思念,積于心胸,只待一個爆發(fā)。大詞人沒有計劃在10周年忌日為她寫些什么,只是當時的思念突然而至,便噴薄而出。精彩佳作,便是真情實感,沒有虛假。
今日,我坐在桌前,筆尖滑動,一氣呵成,只為介紹另一個蘇軾。 作者:譚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201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