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大香山”探源(2)

2013/12/30 9:55:38 點擊數: 【字體:

    四是該寺在文化史上的地位重要。根據民間傳說,漢化佛教大悲觀音菩薩,其原身——品德高尚的妙善公主就降生在香山附近的父城,并在香山寺證道。香山寺的地位得到了古往今來眾多高僧大德和社會名流的認可;香山寺是佛教曹洞宗重鎮,高僧輩出,在佛教界具有廣泛的影響;金代唐國公主,明代狀元劉苦宰,清代大學士、太傅兼太子太師范文程等人,或親臨該寺,或為該寺親筆作記;唐代李頎,宋代梅堯臣、韓綜等知名文人學士游過香山寺后,紛紛吟詩紀游,至今廣為流傳。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在香山寺附近的石橋營等村了解到,這一帶流傳著為數眾多的妙善修行,觀音收善才和童女,觀音送子,玉石爺頭頂三皇姑,魯班助三皇姑建寺等傳說,還存在著為數眾多的與傳說有關的遺跡,如一步兩眼井和五步三孔橋、黑龍池、白龍池等。

    潘民中和任學由此總結,香山寺是大香山,是漢傳佛教觀音文化的發源地,這一結論不僅有實物根據,還有大量的民間傳說和相關遺跡資源的支持,得到佛教界眾多高僧大德的認可。

    探訪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寶豐縣李莊鄉南石公路南側的運糧河畔、古城自然村南部。傳說妙善公主在證道之前,就在這里出家修行。

    白雀寺所在地是一處文化積淀豐厚、人文遺存富積的地方。運糧河從南石公路向東南延伸,直抵擂鼓臺山北坡;傳說妙善的父親楚莊王曾通過此河運糧到擂鼓臺山上的軍營,并在山上擂鼓作戰。

    運糧河西有一土崗高起,這里就是古父城遺址。遺址分內外二城,外城呈長方形,四面城基痕跡隱約可見,總面積218.75萬平方米,東西長1750米,南北寬1250米,全城周長6000米,城基寬10余米,殘高1米。內城俗稱紫禁城,為長方形臺地,東西長380米,南北寬220米,位于外城西北隅。

    據翟集中心村村民丁延齡介紹,在父城遺址所在地周邊區域,原來當地居民在土崗上挖土時,不時會挖到古代的陶器或銅器。在馬莊等村先后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壺、銅鑒。在小謝莊自然村和南牛村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并出土了銅鼎、銅鈁、銅鏡、銅鈴、銅鈰等文物。傳說楚國太子建曾在父城居住,并在此設莊王祠。楚莊王曾攜王后寶德娘娘在此居住,妙善公主就出生在這里。

    父城遺址的東北方向有三皇姑墳遺址,這里緊鄰運糧河邊,河岸縈曲,風光旖旎。岸邊有3座大墳成品字形分布,每座墳之間相距約60米。對這3座墳的來歷,當地有多種傳說。有說這3座墳全屬妙善公主,均為衣冠冢;有說這3座墳分屬妙善公主和她的兩個姐姐妙顏、妙音,妙善公主三姐妹最后都修成了正果,分別成為觀音、普賢和文殊菩薩,這3座墳分別屬她們三個的衣冠冢。

    父城遺址的西南方向就是白雀寺所在。白雀寺所處地勢獨特,中間低,四周略高,就像文人磨墨用的硯臺;右側剛好有一列筆直的小土嶺,從北向南延伸,像筆桿一樣,其盡頭剛好在寺邊以圓錐形收尾,好似筆頭,一如書法家準備動手寫字、蘸墨的樣子,故有“金筆膏玉硯”之美稱。

    據我市專家考證,白雀寺的歷史應在1500年以上,歷史上該寺規模宏大,曾有過殿宇僧房數十間,土地千畝,訪客絡繹,香火鼎盛。據當地人士介紹,該寺內原有古柏一棵,樹高約9米,直徑1.6米左右,從樹身取板,板上有花鳥圖案。寺前曾有一棵異常粗大的古槐,其形如龍身,葉狀如龍爪。每遇豐年,樹頭白雀叢集,長久不去。“白雀異槐”由此得名,并成為寶豐古八景之一。丁延齡回憶說,他小時候,古槐還在,樹身中空,出現一個大洞,里面可擺一張桌子供五六個人吃飯、打牌。

    白雀寺內現有兩眼井,當地人傳說,這兩眼井都是妙善公主在此修行時留下來的,一眼是吃水井,一眼是澆花井。傳說楚莊王火燒白雀寺,寺院毀壞嚴重,古井也被掩埋,不知所終。澆花井是1995年在重修白雀寺時被發現的,為保護古井,人們用青磚砌起了井臺,又在井臺上安裝了一架轆轤,還準備在井臺上建亭子。當地居士馬妮說,此井奇特,水質甘甜,水量充沛。2009年秋冬連旱,周邊溝渠井塘里的水位大幅下降,人們澆麥苦于水源不足,而這眼井,不管怎么抽,水總是取之不盡。

    打造世界知名的觀音文化品牌

    目前,大香山風景名勝區香山寺院區保護建設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香山南坡一派繁忙景象。記者站在山頂向下望,滿載土石的卡車來往不停,挖掘機不停地揮動著鋼鐵巨臂。金剛殿及配套設施正在施工,殿頂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光彩熠熠;山門外,巨石砌就的牌坊已完成施工,巍峨高峻,很有氣勢。牌坊再往南,一條土黃色的巨龍從南向北蜿蜒而來,一直延伸到香山腳下,這就是正在施工中的大香山路。

    記者從大香山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目前,大香山風景名勝區已完成規劃,目前相關工程正在施工。該風景名勝區位于新城區北部4公里處的香山及大、小龍山上,景區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2公里,規劃面積約5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大香山風景名勝區由七大功能區組成:入口及綜合服務區、香山寺院區、塔林區、西龍山游覽區、東龍山游覽區、紅石寨遺址公園區、觀音文化區。該風景名勝區的定位是:立足平頂山面向中原、輻射全國,兼具宗教、旅游、觀光休閑、武術研習及佛學教育、特色餐飲、園林藝術、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等功能為一體的風景旅游勝地。

    作為大香山風景名勝區核心部分的香山寺院區,規劃占地面積300畝,依山而建,氣勢宏大。觀音大悲正殿,面闊70.93米,進深46.73米,高35.6米,殿宇恢宏、莊嚴典雅,按設計規模是目前全國佛教寺院中第一大殿;觀音大士塔周圍原有的建筑將得到改造,新的布局將采用獨特曼荼羅建筑格局,形成三重臺地,觀音大士塔坐落在曼荼羅上,四周通透空靜,美觀大方而又莊嚴肅穆。

    鑒于白雀寺和香山寺深厚的淵源,及白雀寺周邊豐富多彩的觀音傳說與神話遺跡,以白雀寺、父城遺址、三皇姑墳等為核心的觀音文化園區的建設也在有序進行。李莊鄉常務副鄉長白杰說:“觀音文化園區建成后,可以和香山寺周圍的大香山風景名勝區相互補充、相互推動,使全市觀音文化的鏈條更完整、底蘊更厚重、內容更豐富、規模更宏大,對于打造全國知名的觀音文化景區,將起到更有力的推動作用。”

    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大川為深藏其中的古寺提供了呵護,歷史悠久、高僧輩出的寺院則為所在的山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山、寺互為因果,互相支持,是成就名山大寺的重要根基。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等四大佛教名山的歷史和現狀都證明了這一點。

    有“二龍戲珠”獨特形態和韻致的香山,為香山寺的建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有著“大香山”“觀音祖庭”之稱的香山寺,則為大香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發展賦予了靈魂。有這樣好的條件,我市一定能夠通過大香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弘揚觀音文化,吸引海內外游客前來參觀考察、觀光旅游,推動我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邁上新臺階。(本報記者謝運和 見習記者何思遠/文 馮洪波/圖)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10-04-0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