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書院,位于平頂山東脈北麓的紫云山,在竟秀的千峰萬峰中,在變幻的四時樹色、四時蟲鳥聲中。書院依勢而建,三面環山,一面開闊,對面丈許遠是大片翠竹,中間一條狹道穿越而過。門樓里面兩棵李敏當年手植的古柏高聳入云,一棵挺拔直立,一棵彎曲向上,歷經五百余年滄桑依然充滿生機。門前平臺上數棵核桃樹幾可盈抱,何以在這充滿書卷氣息的書院旁種植核桃樹,倒是一個不解之謎。
書院大門邊有一片竹林,這片竹子相傳是李敏師生栽植,初有亭子大小,而今已是約有十畝的竹園。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一路作畫一路書,一山詩來一水歌,游歷紫云山時有《紫云書院詩》十首,其《竹林獻秀》寫道:“一個丘亭傳數桿,何嘗一日不平安。綠倚衛武詩中見,玉立山公啟上看。風入欞窗添颯爽,影臨鈐閣依高寒。滿門君子清如水,桃李雖榮比似難”。極盡贊美之詞。在翠竹隱蔽之中,有四根青石柱子,為當年鐘鼓二樓遺址。晨鐘暮鼓,可以想見當年莘莘學子刻苦研讀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