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村鄉西邊,有一條南北大溝,大溝的紅土崖象火燒過一樣,人們叫它火燒陽溝。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
很久以前,山西省有一位姓許的州官,來到陜塬宜村,看望嫁在這里的妹妹。誰知當他一只腳剛跨進妹妹的家,懷孕十個月的妹妹分娩了,一個男嬰呱呱墜地。許州官暗叫不好,他掐指一算,這男嬰是條龍,日后必成大器。他這個當舅的倒要作外甥的看門人。于是妒火中燒,要滅掉這個小冤家。
酒足飯飽后,許州官走出妹妹家,上到高處觀望,只見這陜塬北蹬黃河,南靠崤山,東青龍澗,西蒼龍澗,好一處龍脈寶地。再看村西高地上有棵龍柏,枝枝、丫丫,象一條巨龍抬頭北望。
回到家里后,他暗地派人夜砍巨龍柏,這樣,不但可毀壞龍脈寶地,又可除掉那個小冤家——小外甥。誰知派去的人每砍一斧子,那巨龍柏濺出的不是樹汁,而是鮮紅的血。第一天砍的口子,到第二天晚上便又長平了。這樣一連砍了九個晚上,巨龍柏仍是原樣未動。到第十個晚上,他親自出馬,領著一幫子人,帶著干柴、麻油,在巨龍柏下架起干柴,澆上麻油,點起了大火;鸸庵幸宦暰揄,霹靂閃電,一條青龍騰空而起。巨龍柏不見了,許州官兩腿跪地,被霹靂擊死在村西高地上。大火一連燒了三天三夜,一下燒成了這南北幾十里長的火燒陽溝。
那個剛出生的男嬰也不見了,有人說他騎著巨龍飛向了遠方。
從那以后,這里的老人一輩接一輩傳說著火燒陽溝的故事,告誡人們不要嫉賢妒能,妒火能燒傷別人,但更能毀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