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宋朝的時候,靈寶縣有個姓齊名仁的縣官,他有個心腹師爺姓艾名謙。他倆結黨營私搜刮民財,吃喝玩樂不理民事。
有一次,他倆帶著衙役游山玩水到朱陽鎮,先看了九眼窯仙境,又觀了魚窟寺美景。在回家的路上,艾謙對齊仁說:“此地土地肥沃,乃是發財的好地方呀。”
回到縣衙,他倆反復商議,寫了這樣一封奏章:“啟奏萬歲,萬萬歲。吾縣靈寶朱陽鎮境內牛羊成片,花草果類飄香,上有林木參天,下有金銀礦藏無限,若治理有方,實在勝過魚米之鄉。奈何,此地奇峰對立,路窄水險,每到夏季山洪濤濤,勢不可擋;每到冬季寒風怒吼,道路阻塞,寸步難行。臣,上為百姓父母,下為天子命官。富國利民為大業,建造強盛社稷為己任。想在此地開山劈道,建一座十里長橋,以便物資暢通,行路順便?蓢@本縣力不從心,資力有限,奏稟天子萬歲賜濟。
宋王接到靈寶縣奏章后,召群臣商議,而后立即撥了萬兩黃金命靈寶縣令火速動工,務必盡快打通道路。
再說齊仁、艾謙接到黃金,哪把修道之事放在首位,先為自家各建宅院,買地治得家產,而后又上結貪官污吏,下養紳士惡奴。稱霸一方,同時,他們也不敢違抗圣旨,便發號施令,加倍收征雜稅,逼的百姓妻離子散、背井離鄉,造成了老不能耕,少不能種的悲慘景象。使田園荒蕪,災情年甚一年,死骨擋道。
幾年后,包公下朝私訪,扮作一拾糞老漢來到靈寶朱陽鎮,遇一瘦如柴的老漢,與之閑聊,弄清了實情。
第二天包公頭戴烏紗身穿龍袍帶著王朝與馬漢威風凜凜的來到靈寶縣衙內。齊、艾兩賊慌了手腳,跪在地上頭如搗蒜。
包公嘿嘿一陣冷笑后說道:“明日一同前往,下視民情,查看十里長橋如何?”
齊、艾二人聽說長橋一事,心里早就恐慌,連連求饒道:“相爺不必親自前去,路途遙遠,免受風寒,下官罪上加罪,建橋之事本官辦妥就是。”
第二天,齊仁和艾謙無計可施,只好硬著頭皮,心驚膽戰地領著衙役,隨從包公等人馬一起來到朱陽鎮以西的“長鎮”村邊。沿途殘景使齊仁、艾謙看到紙里包不住火了。這才只好道了實情,求包公開恩。你看,他倆象兩條狗一樣爬在地上,嘴里念道:“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臣命民在此修了座小橋,距十里外,在豬尾溝口同樣修了小橋一座,這兩小橋間距十里就是臣說的“十里長橋工程。”
包公勃然大怒道:“欺君瞞上,該當何罪?”
齊仁指著艾謙的鼻子說;“臣那敢有瞞君之心,都是這小子讒言,臣不敢,不敢。”
艾謙一聽大吃一驚,小停片刻反唇道:“哪里,哪里,小人哪敢做主?還望大人明斷。”
宏農澗河村村民聽說包大人審查,懲辦貪官,早就奔走相告,蜂擁而來。當天午時三刻,在張鳴臺村前山峪口斬殺齊仁、艾謙。只見王朝、馬漢放好狗頭鍘,眾衛士齊聲吶喊,剎時間一聲雷響,血光四濺。也有怪事,忽聽山上咕咕咚咚驚天動地,從山頂上滾下一房屋大的石頭。包公上前一看,喜上眉梢,命幾位石匠連夜將石頭造成兩付棺材。石棺材造成后,命將齊、艾二狗官尸體封在里面。而后他言道:“叫這兩孽畜永不得脫化還陽,斷子絕孫再不能來世害人。”
天長日久,風吹雨曬,石棺材不但沒有破裂,反而越發天衣無縫。不知底細的人看到,還以為是塊長方形的石頭呢。
后來每當官府苛捐雜稅逼得人們無法生活下去時,群眾便三五成群來到這張鳴口村前看看,看這石棺材是不是裂了縫,是不是齊、艾二賊的魂又返世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