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鄰右舍豎起大拇指:“你是咱陜州好媳婦!”
李彩麗微微一笑:“唉,就是做了該做的。對于振中,是責(zé)任更是愛,我們這個家完完整整的,就比什么都好。”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作為妻子的李彩麗就這樣不離不棄地照顧失去左臂、癱瘓在床的丈夫王振中整整15年。剃頭、按摩、換藥、扎針,原本這些理發(fā)師、醫(yī)生、護(hù)士擅長的工作,李彩麗也一點點學(xué),她說,為了讓她心中的愛人生活得健康、幸福。
尋找“天鵝城最美家庭”,4月16日,記者來到陜縣大營鎮(zhèn)辛店村李彩麗的家中。
上午9時,李彩麗正忙著幫丈夫起身、穿衣。
靠著僅有的右臂,王振中抓住床上專門定做的的黃色支撐桿,李彩麗后墊著王振中的身子。
“一、二起,一、二起”。
王振中吃力地往上掙扎,李彩麗稍微墊高些后趕忙將床頭的繩子遞給他,靠著桿子、繩子的力量,二人喊著口號,約摸三分鐘,王振中終于坐了起來,幫他套上T恤衫,墊上靠墊,倆人眼角都露出一絲笑容。
“15年了,都是這樣過來的,以前沒有這種定制床,比這費勁得多,現(xiàn)在都好多了!”李彩麗說著拿來兩條毛巾,端來一盆水。一條毛巾平鋪在丈夫的床前,一條是為擦洗準(zhǔn)備。
“1999年,就是剛過去的4月11日,他在一家公司架設(shè)電線時被高壓線擊中左臂,從10米高的電線桿上摔下來。經(jīng)搶救后,雖說是保住了性命,但腰部以下無知覺,造成重度癱瘓截肢,還失去了左胳膊。”那一天,李彩麗記得特別清楚,那年她35歲,也是他們結(jié)婚后的第9年。
說起往事,她痛泣起來,“剛開始那幾年,家里的擔(dān)子太重了。帶著振中四處看病,還要照顧孩子,心里亂、頂不住的時候不敢在家里哭,就坐在地里面大聲哭上一頓,太難了,不敢想得難。”
之后的幾年內(nèi),給丈夫治好病成了李彩麗每天夜里都要想的事情。截肢手術(shù)、身體潰爛,一次次的打擊,王振中說:“當(dāng)時真不想活了,活著也是拖累他們,可是我死了,她們娘倆怎么辦呢?”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經(jīng)過李彩麗日日夜夜的守候、照顧,王振中身上的潰爛傷口慢慢地康復(fù),換藥、扎針、理發(fā)、按摩,精心照料不但使病情恢復(fù)很多,精神狀況也比以前更好了!
“不是她,估計早都沒我這條命。”采訪時,王振中說。
“患難夫妻一輩子不離不棄,生死相依”,有網(wǎng)友這樣感嘆道。
李彩麗說:“很滿足了,現(xiàn)在是換季的時候輸液,平時還是吃些藥物,冬天天冷得注意一些,剩下的都還行。我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強(qiáng)!”
如今,23歲的女兒也已大學(xué)畢業(yè),在附近一家企業(yè)打工,閑來回家給父親講個笑話,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對于未來,倆口子都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兒幸福,找個滿意工作,有個稱心的丈夫。”
據(jù)了解,2013年,李彩麗被評為“中國好人榜”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三門峽第六屆道德模范提名獎、首屆“最美陜州人”道德模范提名獎。(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