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南岸,營造人工濕地和島嶼;黃河北岸,筑島壘壩,圍造人工湖泊。連日來,三門峽市在當地天鵝湖中的“造地建島”工程和山西省平陸縣在黃河濕地上的“筑壩圍湖”工程,使人們看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保護白天鵝的熱情:經歷了前幾年毒死白天鵝事件的教訓后,當地保護白天鵝和利用白天鵝這張名片開發旅游的意識增強了。
兩岸筑島壘壩忙
昨天,記者看到,在三門峽市天鵝湖邊,多輛大卡車向湖里倒黃土、沙石。據悉,園林部門將在天鵝湖四周營造一二十米寬的人工濕地,并在湖中構筑多個人工島嶼。施工者說,造地造島,是為了吸引白天鵝前來湖區棲息越冬。
同時,在黃河北岸,平陸縣也開始筑壩圍湖,工程位于平陸縣老城鎮后灣河段白天鵝棲息區。記者看到,卡車正往黃河岸邊的淺水區填土,在水中筑起一條長約千米、寬十幾米、高出黃河河面數米的土壩。施工者說,工程從本月初開始,現在大壩已修成,將分離出一個獨立于黃河之外、方圓幾公里的人工湖泊。他們解釋,筑壩圍湖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保護白天鵝,同時開發旅游資源。
三門峽緣何要填湖造濕地?
天鵝湖位于三門峽市區西部的黃河岸邊,水面有7000畝。建湖之初,湖水在一米以下,適宜小魚小蝦生長,水面四周是濕地,長著野草和豆類、花生等農作物。這些草籽、莊稼顆粒和魚兒蝦米,都是白天鵝愛吃的東西。這樣的濕地環境也正是白天鵝所喜愛的。因此,很多白天鵝被吸引來,據當地保護部門觀測,2004年到2005年,在天鵝湖棲息越冬的白天鵝有幾千只,“天鵝湖”因此揚名國內外。
但是2006年、2007年,天鵝湖大壩落閘蓄水,水位上升,濕地被淹沒,來此棲息越冬的白天鵝寥寥無幾。怎么把白天鵝再吸引回來?天鵝湖管理部門綜合各方意見,搞了個湖區改造規劃:保持湖區水位不變,在湖區四周填湖造濕地,在湖中營造人工島嶼,這樣雖然壓縮了湖區水面,但濕地、島嶼能生長野草和昆蟲,天鵝在水里玩樂夠了,可上濕地、島嶼散步覓食。于是,預計歷時兩個月的填湖造濕地和島嶼的計劃從本月5日開始實施。
平陸為啥要筑壩圍湖?
平陸縣后灣河段有個形似大寫G字的河灣,它東西長幾公里,是黃河三門峽庫區和黃河濕地的一部分。從上世紀60年代后,地貌從沒改變,現在,平陸縣在此施工筑起的土壩,已經把G字的缺口徹底封住,造出了一個類似D字形的人工湖。后灣村幾位村民則說,這是縣里定下的工程,是為了更好保護白天鵝。但是施工者則說,這工程是村里搞的。按設計,人工湖里要建碼頭,置游船、搞水上垂釣、游樂等項目,還要種荷花、搞養殖。目前已經投資近百萬元。
記者在現場打電話給平陸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李新平,他詢問了該縣林業局等部門后回話說,這個工程不是縣里搞的,縣政府和林業局還不知道此事,可能是村里搞的。
會不會“好心辦壞事”?
對三門峽天鵝湖的改造,當地多位熱心保護白天鵝的人士提出,這個改造方案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這兩個月正是天鵝在黃河三門峽庫區的越冬期,不是施工的合適季節,為什么不在天鵝到來之前填湖造地呢?
對平陸后河灣段的筑壩圍湖做法,黃河三門峽河務管理局的唐主任說,當地民眾保護白天鵝的愿望是好的,但隨意改變河道和濕地形態,是不符合河道管理法規的,實際也肯定不利于白天鵝棲息。
針對上述兩項工程的不同反映,三門峽市和運城市相關部門正在跟蹤關注。近期,兩地將邀請專家實地踏勘,研討制定保護庫區濕地環境、保護白天鵝的中長期規劃。
三門峽市“造地建島”
在平陸縣“筑壩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