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書,又叫“三弦鉸子書”,也有簡稱“鉸子書”的。傳入曲種。據商丘地區老藝人座談:光緒年間,有外地藝人到商丘縣唱三弦書,群眾稱其為“瞎子腔”。睢縣藝人陳富貴的老伴(1899年生)說:“三弦書很早就有,陳富貴15歲(指1913年)學唱三弦時,是跟睢縣東關劉小莊的劉家治學的。當時三弦書藝人已經不多了。因為三弦沒有墜子的生意好,陳富貴18歲時就改唱墜子了。幾年后,劉家治因年老也不再行藝。三弦書由一個人演出。腿縛竹節子,懷抱三弦自彈自唱。”
六十年代,商丘地區又相繼出現三弦書。1961年,柘城縣曲藝隊張小鳳、董玉蓮演出了三弦書傳統曲目《賣丫鬟》;1964年,商丘市由宋明新、司愛華從南陽學來三弦書;1965年,夏邑縣的趙文英、楊素琴從開封學回三弦書直至1968年宣傳隊解體而停演;寧陵縣的三弦書也是這個時期由曲藝隊朱守蘭、宋荷花去許昌曲藝團向一位姓劉的老師學來的。
七十年代也曾出現過。1973年,商丘地區舉辦曲藝會演,出民權縣王貴生創作,劉蘭英、李振娥演唱的三弦書《聽新房》受到好評。1978年,商丘地區舉辦計劃生育文藝匯演,柘城縣曲藝團用三弦書曲調演出了大型表演唱《全村樂》,由王敏信譜寫唱腔主旋律,周樹真配器,使用了長號、小號、嗩吶、大提琴等管弦樂器,氣氛熱烈,曲調優美,很受贊賞。
八十年代,三弦書除在個別晚會上出現外,很少有專業藝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