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柘桑樹是我縣的一株高齡珍稀樹種,位于老王集鄉扳曾口村。柘桑又名柘樹、黃桑、權桑,屬桑科植物,為我國稀有樹種之一。扳曾口村古柘桑樹高23米,胸徑3.4米,樹冠覆蓋面150平方米。樹身凸凹不平,老化樹皮積存厚4厘米。三大主枝直徑均超過1.5米,支長超過20米。相傳栽植于宋仁宗年間,距今約900余年,該樹雖樹齡較大,但至今仍然枝葉茂盛,生機勃勃。不僅如此,該樹還年年能夠結出許多如玉米籽大小的球狀果實。其樹根向四周隆起,儼然如數條巨蟒鉆入地下,被當地群眾譽為“樹神"。
相傳帝嚳幼年時生長在窮桑(今山東曲阜一帶),她的曾祖母嫘祖(軒轅黃帝之妻),夢中曾到窮桑這個地方游玩,在海邊遇到一株巨桑樹,高約八九百尺。一位童子(太白金星)告訴她:這株桑樹一萬年才結一次果,吃了之后,可以長生不老。說著,童子飛身上樹,采了許多果實下來,遞與嫘祖吃。嫘祖吃后覺得甘甜異常,身體舒暢無比,不禁心中一動,便要與童子對起歌來。忽然一陣大風吹起海水大浪,把船打翻,嫘祖驀然驚醒。后來,嫘祖嫁給黃帝軒轅氏,隨黃帝到黃河下游巡游,到了窮桑這個地方,竟與夢中一樣,真的見到一棵巨桑。于是她就請求黃帝在那株巨桑之東造了幾間房屋,住了下來。夜間忽見一顆巨星從天而降,倏然不見。皇娥不覺心中一動,從此就懷上了帝嚳的爺爺少昊氏。帝嚳后來做了黃帝部落首領(五帝之一),并建都于虞(今虞城營廓一帶)。帝嚳共取了三個媳婦,大媳婦姜原與曾祖母嫘祖一樣,是一位專事農桑絲織的能手,就把窮桑那株巨桑的根移植在帝嚳的封地,又把曾祖母傳授的養蠶抽絲技術進行推廣。后來她漸漸發現這種桑樹在株野(柘城古稱)一帶長勢較好,而且養殖的蠶個大、絲多而且堅韌,就把這種植桑養蠶技術傳授給了株野一帶的居民。于是就在柘城栽種了許多柘桑樹。此后,柘城世代以植桑、養蠶、抽絲為業,于是柘桑、柘絲便聞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