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商丘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商丘

中國木蘭之鄉:借力花木蘭 河南虞城夢想名聞天下

2012/8/27 15:41:44 點擊數: 【字體:

中國木蘭之鄉:借力花木蘭  河南虞城夢想名聞天下

    一部《少林寺》電影讓少林寺名揚天下,也使登封的旅游、武術產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商丘市虞城縣與湖北的黃陂、陜西的延安圍繞“花木蘭故里”紛爭多年,兩 年前“中國花木蘭之鄉”落戶虞城,紛爭暫止,但競爭遠未結束。在紛爭的過程中,虞城縣的花木蘭文化氛圍日漸濃厚,全縣以“木蘭”命名的產品、項目、建筑、 企業和單位達到了600多個,并形成了產業鏈條。由商丘、虞城兩級政府協助拍攝的電影《花木蘭》的熱播讓虞城人充滿了希望,他們期望有一天虞城也會像登封一樣,因一部電影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培養出自己的龍頭產業。
      
    晚報記者 袁帥 晚報首席記者 張錫磊
      
    虞城街頭處處彰顯“木蘭”元素
      
    12月3日一早,從商丘市區出發,向東約20分鐘的車程,就到達了“中國木蘭之鄉”——虞城縣。在城郊,一巨大的迎客門橫跨公路上空,迎客門上寫有“中國 木蘭之鄉歡迎您”的字樣。進入虞城縣城,“花木蘭”的痕跡更是隨處可見,“木蘭賓館”、“木蘭超市”、“木蘭小賣部”、“木蘭飯店”、“木蘭童車店”……
      
    據記載,木蘭姓魏,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廓鎮周莊村人。在周莊村建有木蘭祠,木蘭祠院落不大,坐北朝南是孝烈將軍祠,對面是木蘭陵園。木蘭祠中最有價值的 當屬兩塊古碑,元代的《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和清朝的《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碑。兩碑的主要內容都是考證木蘭的時代、家鄉、事跡等。“這兩塊祠碑也是 證明花木蘭是虞城人的最好物證。”虞城縣政協副主席、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樹說。
      
    木蘭紀念館館長陳時云告訴記者,每到初一、十五,十里八鄉的老百姓,還有山東、安徽等地的人都來祭拜。在當地,木蘭被當成了“女神”。
      
    虞城與黃陂的“木蘭”恩恩怨怨

      
    歷史上花木蘭故里之爭始終沒有停止過,主要集中在河南虞城與湖北黃陂兩地。直到2007年11月30日,這一天,“中國木蘭之鄉”授牌暨木蘭文化產業項目 啟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把“中國木蘭之鄉”授給虞城,此前“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在虞城已掛牌成立。
      
    木蘭故里之爭告一段落,但是讓宋成樹沒有想到的是,隨著電影《花木蘭》的開拍,木蘭故里再起紛爭。拍攝方分別收到來自河南虞城及湖北黃陂的邀請——二者都以花木蘭故里之名盛情邀請劇組返“鄉”拍攝。最終,拍攝方選擇了虞城,并與虞城縣聯合拍攝了這部電影。
      
    11月26日20時,備受關注的電影《花木蘭》在虞城木蘭大劇院首映,比當晚在全球各大電影院線公映的時間提前4個小時。
      
    這一天,還是第五屆國際木蘭文化節,電影主創人員悉數到場,并前往木蘭祠參觀祭拜。活動現場,趙薇帶領2000余名中學生朗誦了《木蘭辭》,場面聲勢浩大,十分壯觀。
      
    “木蘭品牌”虞城遍地開花

      
    可以預見,有關“木蘭故里”的爭奪還會繼續,不過,虞城縣早已開始對“木蘭品牌”的保護。
      
    打名人牌,目的是做發展經濟的文章,在虞城,當地官員、百姓談論最多的還是木蘭品牌的開發。為了借助木蘭名氣推動地方經濟,虞城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品牌興 縣工作領導小組,多次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就如何利用花木蘭做文章進行研討,并撥專款用于花木蘭商標注冊。1998年,該縣在國家商標局為紅富士蘋果注 冊了全縣第一個農產品商標“虞國花木蘭”。
      
    如今在虞城,不僅有京九鐵路的“木蘭站”,還有600多個以“木蘭”命名的產品和企業,除此之外,虞城縣還注冊了以“木蘭”為名稱的網站,搶占了木蘭品牌在互聯網上的宣傳先機。
      
    在虞城,早已形成了粗放的“木蘭經濟現象”。
      
    早在1993年農歷四月初八,傳說中木蘭生日那天,虞城縣舉辦了首屆木蘭文化節和木蘭學術研討會。自2000年后,規格升高,商丘市接手舉辦兩年一屆的木蘭文化節系列活動。
虞城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長賈文亮告訴記者,木蘭文化品牌確實增添了虞城招商引資的魅力。近幾年,虞城利用“中國木蘭之鄉”等文化品牌招商引資100多億元。今年前9個月,落地3000萬元以上項目28個,其中3億元以上項目兩個,直接利用境外資金760萬美元。
      
    “特色文化品牌大大提高了虞城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樹立了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增添了招商引資的魅力。‘花木蘭’已成為木蘭故里走向世界的一張靚麗的名片。”賈文亮說。
      
    2008年,虞城縣的生產總值105.14億元,比1978年增長58.1倍,年均增長14.5%。在經濟增長的背后,或許也有“花木蘭”的貢獻。
      
    虞城想借木蘭文化品牌實現經濟騰飛

      
    虞城在木蘭故里的爭奪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虞城人有著更為遠大的“木蘭文化帝國”的夢想。
      
    宋成樹說,兩年前,有一老者從上海騎自行車專門來虞城游覽木蘭故里,但來了之后很失望,感覺沒看頭。這個事情對虞城刺激很大。“現在虞城的旅游還沒有形成規模,和知名度 日益提高的木蘭品牌不相配。”
      
    宋成樹告訴記者,虞城縣已經邀請了專家,準備對花木蘭故里旅游景區重新進行詳細建設規劃,總投資5050萬元。根據規劃,景區內有花木蘭祠、花木蘭故居、花木蘭花園、花木蘭文化廣場、花木蘭武館、花木蘭陵園6個景點。
      
    通過不斷整合木蘭文化資源,使木蘭文化、木蘭品牌成為推動地方旅游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出臺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構建木蘭、利民古城、黃河故道三大文化經濟區,打造以木蘭為重點的五大文化品牌。
      
    在此之前,由同濟大學設計、投資2000多萬元的虞城縣木蘭文化中心已經投入使用。該中心包括木蘭廣場、木蘭文化浮雕、木蘭雕像、毛主席題寫的《木蘭辭》詩壁等內容。
      
    “隨著木蘭文化的升溫,虞城縣還準備將傳統手工藝品剪紙、刻瓷、貝雕等,與木蘭文化結合,形成以木蘭形象和木蘭從軍的故事為主題的特色產品。精湛的傳統工 藝,再加上聲名遠揚的英雄形象,相信產品會受到歡迎。”宋成樹說,從精神層面上,虞城也有考慮,建立木蘭教育基地,大力弘揚木蘭堅忍不拔,大忠大孝的精 神,提高虞城經濟發展的軟實力。
      
    虞城縣委書記張新說:“‘木蘭’這一文化品牌作為一種‘軟實力’,提高了虞城經濟社會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我們通過多種舉措,使文化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虞城這個農業 大縣開始有了脫胎換骨的大變化、大發展,真正做到讓經濟伴著文化發展實現騰飛。”(原標題:借力花木蘭,虞城夢想名聞天下)

    來源:鄭州晚報數字報            作者:袁帥             2009.12.5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