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新聞資訊 >> 瀏覽商丘

賈玲惡搞花木蘭貪吃怕死 網友:可以戲說但別惡搞

2015/7/10 10:40:26 點擊數: 【字體:

賈玲惡搞花木蘭貪吃怕死 網友:可以戲說但別惡搞
 

7月8日上午,在商丘市虞城縣木蘭祠門前,游人拍照留念。 王傳明攝


  □本報記者 黃岱昕

  近日,不少人在網上發文,質疑某小品演員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惡搞花木蘭的行為。在喜劇版《木蘭從軍》中,從一開始“花木蘭”就手捧燒雞,塑造了一個貪吃的形象。整場表演,花木蘭被顛覆成了貪吃、不孝、膽小怕死的“傻大妞”,最終弘揚的主題是“吃虧是福”。網友不禁發問:英雄花木蘭,能不能被戲說,惡搞與娛樂的界線在哪里?

  英雄花木蘭豈能成“吃貨”

  @逆風順水ldl:拿一個歷史人物來“腹黑”開玩笑的例子不少,可能這些藝人本身感覺就是一個搞笑段子或者視頻而已,但嚴格來說他們曲解了歷史,影響了后代對歷史的認識,拿一個英雄人物來開玩笑,說明他們根本就沒有對古代英雄人物最起碼的尊重意識。

  @海自信:本來花木蘭是英雄,是人們學習的榜樣。我認為不應該拿歷史人物來惡搞,這樣會讓那些不了解歷史的人錯誤認識花木蘭。

  大河網網友“木蘭”:巾幗英雄花木蘭,咋能讓你笑著玩。保家衛國花木蘭,忠孝烈義兩雙全。馳騁沙場花木蘭,替父從軍花木蘭。丑化花木蘭的小品,讓木蘭家鄉的人民感覺很受傷。

  喜劇就是娛樂不必太較真

  @Emily愛花:喜劇節目罷了,沒必要這么較真。我們早就告別了“高大上”的審美時代了,沒必要為了這個上綱上線。身為藝人,她也只是想把歡樂帶給大家。如果認為如此粗糙的一部小品,就能顛覆已然深入人心的花木蘭形象,那有些人也太小看老百姓的智商了。

  大河網網友“九九一十八”:這就是一部喜劇,而不是正兒八經的給你表演歷史,整部劇在最后給人的還是正能量的結局。前段時間很流行“包公系列笑話”,也沒見開封人民大聲抗議。這些都只是借用歷史人物的某個特點進行調侃罷了,并無惡意,大家都能理解。

  大河網網友“云中山”:對于喜劇作品,我們還是應該抱著輕松的態度去看。畢竟最后的主題是“吃虧是福”,還是正能量滿滿的。正常人不會拿一個小品當歷史教材,大可不必如此緊張。

  記者連線

  歷史人物不應低俗惡搞


  7月8日,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樹告訴焦點網談記者:以惡搞巾幗英雄花木蘭取悅觀眾,贏得收視率,實屬不妥!

  宋成樹認為,花木蘭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巾幗英雄。千百年來,她的形象之所以能存留在廣大人民心中,人們為她立廟修祠,香火永祀,就是因為她的至忠至孝,大智大勇,吻合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文化。即使是在多元化并存的今天,傳承木蘭文化,弘揚木蘭精神,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將花木蘭惡搞成貪婪呆傻、猥瑣丑陋、戀生怕死的傻大妞,既破壞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統性,同時還誤導了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在倡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樹立高大完美的木蘭形象,更會為社會提供強大的正能量。

  河南省社科院民俗專家楊旭東表示,惡搞歷史人物的“文化公案”,最近幾年時有發生。花木蘭是民間文學中塑造的一位代父從軍、英勇殺敵的英雄形象,也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歷史人物。中國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娛樂節目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重新演繹歷史人物本無可厚非,關鍵在于對歷史、歷史人物要有起碼的敬畏和尊重,而不是沒有底線地隨意發揮,以吸引眼球、賺取收視率的惡搞炒作更應該堅決反對。“對公眾而言,也不必反應過度,一期娛樂節目雖然有誤導作用,但也不至于顛覆千百年來歷史形成的、在民眾心目中已有定論的人物形象。”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0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