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
“崇法寺塔”與“圣壽寺塔”
6月6日,造型獨特、館藏豐富的商丘博物館正式開館迎賓。商丘博物館,為了解商丘悠久歷史、厚重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子。在這里,你可以在各個展廳中穿越時空隧道,感受商丘從遠古到明清的輝煌歷史。到這里參觀,你可了解商丘博物館的前世今生,知道商丘博物館建筑設計的靈感來自哪里,商丘博物館有什么寶貝,鎮館之寶是什么,有何來歷和故事。游客到這里參觀看什么、怎么看?6月5日,記者來到商丘博物館,聽王良田館長講述博物館“不得不說”的故事。
商丘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遠觀商丘博物館,獨特的造型令人稱嘆,就如一座微縮版的商丘古城。走近了,仔細一看,才更確定了自己的判斷。從外到內,城墻、城池、城郭三位一體,設計巧妙。進入商丘博物館,記者由面向華商大道的大臺階和坡道登臨堤臺,沿大引橋凌水進入博物館序言大廳。橋下一池清水,碧波蕩漾。據王良田介紹,商丘博物館的建筑設計構思的靈感源于商丘歸德古城,并完美地表現出古城“外高內低”之布局和“城壓城”之結構的典型特征,體現收藏、陳列、展示中國商文化的“微縮之城”這一概念。
說起剛開業的商丘博物館,不能不提提位于凱旋路上的商丘博物館舊館。建于1958年的商丘博物館舊館,原為商丘農業展覽館,是座仿歐式亞型建筑展室,實用面積2700平方米。1989年10月1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曾舉辦了大型《歷史文物陳列》而對外開放。商丘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分四個專題。因城市發展和建設需要,該處博物館于2004年被拆除。商丘博物館新館,是商丘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它于2009年12月奠基,2010年開工建設。2016年1月份,新博物館開始進行展廳陳展布置,5月13日陳展結束,5月18日對外試開放。6年建設,多年期盼,商丘博物館終于閃亮登場,精彩亮相。
商丘博物館基本陳列內容,分為《商丘古代文明展》和《商業文明展》兩部分,展現了商丘厚重文化和中國商業文明的精彩篇章。其中,《商丘古代文明展》分上古傳說、殷商故都、宋繼商祀、漢興之地、國運所系、歸德府城6部分,展覽面積3780平方米,展線長850米,位于展廳二樓和三樓南側。采取實物加場景復原的方式,向參觀者生動展示了商丘從遠古到明清的輝煌歷史,展出文物主要是商丘境內出土的歷代文物精品,包括骨角牙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等幾大類。《商業文明展》,展覽面積1100平方米,展線長240米,展示內容包括商業起源、商業與貨幣、商業思想、商業政策、內外貿易、市井繁華、商幫與行會7部分,實物與場景相結合,生動展示了我國商業發展的輝煌歷程。
商丘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走進博物館二樓基本陳列二廳,漢興之地展廳,所展出的金縷玉衣一下了吸引了記者的眼球,急忙走上前去,仔細參觀。記者了解到,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據王良田館長介紹,所展出的這件金縷玉衣為上世紀90年代出土于永城芒碭山的黃土山漢墓。這件金縷玉衣長170厘米,曾赴日本展覽過幾個月。他告訴記者,目前我省展出的金縷玉衣真品只有兩件,其中一件在河南省博物院,于1986年在河南永城芒碭山僖山漢墓出土,長為1.76米,由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為西漢梁國國王陪葬品;另一件就是咱商丘博物館的這件,也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件金縷玉衣的主人是誰,王良田館長判斷應該是梁王,究竟是哪一位梁王,現在還不能確定。北京中央美院師生臨摩的柿園崖墓大型壁畫也是這個展廳的一大看點,壁畫色彩鮮艷,栩栩如生。王良田館長指著壁畫告訴記者,一般認識這個圖為四神云氣圖。他認為,稱為升仙圖更為合適,因為圖中的龍為傳說中的升仙工具,駕龍升天,朱雀為引導升天的仙鳥,虎、豹為人間通往天國把門的神獸。
據他介紹,商丘博物館的臨時展覽面積約2000平方米,位于展廳一樓和二樓一個廳,展出內容有四項。其中,第一項是商丘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聯合策劃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商王朝文物精品展》,展出文物90件,包括20片甲骨文、35件青銅器、35件玉器。這些文物都是安陽殷墟出土的文物精品。記者了解到,這是自商丘博物館建館以來,甲骨文第一次在商丘展出。這些刻在動物甲骨上的神秘符號,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所展出的甲骨文內容主要包括祈雨、軍事、婚娶、人物等方面。甲骨文等安陽殷墟出土文物在商丘展覽兩個月,《漢代畫像石精品拓片展》展期也是兩個月,7月中旬撤展,有意參觀者要抓緊時間,不要錯過了機會。
商丘博物館要這樣參觀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文物外,如果大家對書法及古碑文感興趣,館藏的“八關齋”石幢一定不能錯過。其字體方整遒勁,渾原剛律,別具姿態,為唐代顏真卿晚年的重要書跡之一,令人大飽眼福。永城崇法寺塔、睢縣的圣壽寺塔都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也同時出現在了商丘博物館里,只不過是按不同比例復制的木塔。“崇法寺塔是按1:5,圣壽寺塔是按1:7的比例復制的。”王館長說。
商丘博物館與南陽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南陽漢代陶狗展》也很有看頭,展出南陽漢墓出土陶狗54件,這些陶狗是從南陽漢墓出土的1000余件陶狗選出的精品,陶狗形態各異,造型逼真,堪稱漢代雕塑藝術的代表作。商丘博物館與南陽漢畫館聯合舉辦的《漢代畫像石精品拓片展》,展出拓片30余幅,生動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景。
王良田館長介紹,商丘博物館此次共展出文物1000多件,其中包括館藏文物800余件、外借及聯合辦展文物200余件,反映商丘歷史上重要歷史事件的場景復原展示近20處。 他說,商丘博物館是全市人民的博物館,歡迎大家來此參觀。參觀時,要做到文明有序,聽從工作人員引導。
記者了解到,商丘博物館正式開館后,開館時間為周二至周末的上午9點至下午5點,周一為閉館時間。需要提醒的是,每天下午4時停止進入,下午5時閉館。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參觀者要刷本人二代身份證,方可進入博物館。中小學生、殘疾人、現役軍人、60歲以上老年人也可憑特殊有效證件入館。團隊憑單位介紹信提前一周預約。館內空間有限,要分時段、限人數入館參觀,每天同時參觀人數限制約3000人,博物館內外無死角全程監控。進館要進行安全檢查,請參觀者不要帶易燃易爆、管制械具以及可能危及他人安全的危險物品入內。隨身攜帶的飲料、食品,都要親自嘗上一口。未成年人、老人,要有健康成年人陪同參觀,禁止帶各種寵(動)物入內。另外,進館參觀時還要做到文明有序,不得喧嘩,不要亂扔垃圾,不要觸碰攀爬展品設施。
“商丘博物館是大家的精神家園,需要每個人去愛護。”王良田館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