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固肘閣是許昌一帶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傳統民間舞蹈,源于清中期石固鎮中岳店村,歷史悠久。
石固肘閣陣容強大,中岳店村現有流傳幾代的肘閣裝20套。演出時,閣前有大型樂隊、獅子隊開場,鑾駕開道,隊伍人數達200人,聲勢浩大。
石固肘閣表演獨特。肘手化妝成戲劇、神話中的人物,運用腿功,以腰部為軸心,扭動雙肘,按著鼓、镲的點眼有節奏的扭動,并遵照領隊的指揮不時變換隊形,時而似龍游水、鳳飛舞,時而如漫步街頭、悠閑自得。上面的閣手則按下面肘手暗示和力度隨意舞動。表演內容主要有猴、馬裝、生旦凈末丑20架,表演故事有《三國演義》、《嫦娥奔月》、《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哪吒鬧海》等。樂隊伴奏使用的是銅器舞曲譜,有“青龍出海”、“風攪雪”、“黑虎下山”等。150多年來,代代傳演,不斷發展。
肘閣吸納了民俗文化、戲曲文化、民樂文化、雜技等不同元素,服裝臉譜均為戲劇裝扮,樂譜固定,藝術套路完整。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