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剪紙分布于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全境。自明清時期以來,禹州剪紙遍及城鄉,非常興盛 。禹州市是畫圣吳道子故里,受畫風影響,構圖造型方面畫工純樸、線條遒勁,使得造型方面與眾不同。
禹州剪紙傳統操作流程為:印染紙張 — 燙印 — 制作模板—煙熏模板—堆垛—剪紙(陰刻和陽刻相結合)。近年來,禹州剪紙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剪紙藝人們打破了傳統的先內后外,一次性折疊單一慣例的團花制作方法,從折紙、構圖到制作形成了獨特的先外后內 , 三次性折疊的團花制作方法;獨創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蝴蝶剪紙技法——“毛毛蝶”( 即蝴蝶周身都是用跟頭發絲一樣細的絨毛組成 , 故稱毛毛蝶 )。用傳統的“不以規矩 , 不成方圓”的制作套路,陰刻、陽刻相結合,剪刻結合,把禹州民間剪紙藝術推到了又一新的高峰。
禹州剪紙作品構思奇特、制作精微、線條流暢、灑脫自然,多服務于百姓的婚喪嫁娶,易于表現故事、傳說等內容,且能與時俱進彰顯時代特征,因此具有體裁廣泛、與民俗結合緊密、敘事性強、表現手法多樣、時代特征鮮明等特征。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