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歲的尹幸運,在鑄造行業已摸爬滾打了21年。他最早在家鄉順店鎮尹崗村辦了一家鑄造廠。當時,本村已有不少人辦鑄造廠,然而,他總能領先別人一步,當同村其它幾家鑄造廠都在搞鑄件粗加工時,他卻開始面向農村市場加工生產農用水泵,后來村里有人也跟著上了10多家,而他已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資本積累。由于企業規模小,束手束腳,尹幸運便把目光投向了企業投資發展環境優越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5年底,投資3000萬元,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了第二次創業。2006年,禹州市興運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拔地而起,建有鑄造、精加工等現代化的生產加工車間。2007年,公司開始試生產重載車差速器、變速器,并于去年正式投產。
去年以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加工制造業受到重創。由于興運公司堅持正確的經營理念,面對危機,逆勢而上,主動出擊,“危”中求“機”,經受住了這場風暴的考驗。當一些企業產品滯銷,停產裁員時,興運公司又新招50多人,使員工總數達到300多人,3條生產線全天滿負荷生產,產品供不應求,實現了產銷兩旺。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0%。尹幸運總結興運公司溫暖“越冬”的經驗是“捕商機,盯政策,搶人才,抓創新”。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使眾多家園夷為平地,災后重建任務繁重。洞悉農村市場的尹幸運敏銳地捕捉到了重大商機:四川災區一家一戶的災后重建,需要大量運輸建筑材料的微型車,這也就意味著市場需要大量的重要汽車零部件——差速器、減速器。經過認真細致的市場調研,同時經過與位于四川省資陽市的大型微型車制造企業南駿公司商洽,尹幸運審時度勢,于2008年6月興運公司果斷轉產,開始專門生產微型車差速器、變速器,產品一上市便供不應求。
今年3月13日,國家出臺了“汽車下鄉”補貼政策,對報廢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并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微型客車的農民,按所購車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單價在5萬元以上的每輛車定額補貼5000元。黨的這項惠農政策就是一個“聚寶盆”,它激活了全國廣大農村的微型車市場,而且微型車取代三輪車是今后的發展趨勢,這些都與公司的經營決策相吻合,因此,企業前景非常看好。金融危機以來,“一拖”、“二汽”、“宇通”、湖北公安車橋廠、宜都車橋廠等大型制造商都前來搶購差速器、減速器。宜都車橋廠還專門派來三四個工程師不要報酬前來“督戰”、指導。他們想要公司生產量的70%,而公司只能提供40%。目前,公司微型車配件銷售非常火爆,同比增長近30%。
同時,為了拓寬市場,增強產品競爭能力,興運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人才、設備優勢,擴大生產領域。去年年底,公司新上了榨油機生產線,這是許昌市唯一一家生產榨油機的企業,目前產品已出口到南非20多臺。公司還計劃研發集篩選、壓坯、蒸炒、壓榨、過濾為一體的榨油機,隨著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企業經營效益也將成倍增長。
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面對嚴峻的金融危機,興運公司求賢若渴,不惜重金廣納賢才,加速實施“人才戰略”。目前,企業已擁有本科生12人。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司產品的質量和市場占有率,尹幸運又專程到“一拖”挖到了年僅31歲的滿經理,企業的生產、銷售全部由他負責。2008年,公司實現銷售產值2400多萬元!滿經理個人的收入也比以前高了3倍。尹幸運還“駐扎”湖北40多天,向十堰市汽車研究所的專家請教“取經”;并多次到北京,把畢業于鄭州工學院的劉昌敬從一家大公司搶過來,任興運公司的總工程師。劉昌敬來到公司后,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晚上有時和工人一起科研攻關到凌晨。公司還向河南科技大學和鄭州輕工業學院“引智”,加強科研力量。另外,興運公司趁農民工返鄉之時吸納了100多名技術熟練的農民工,解決了當地農民工就業問題。同時,公司還建立完善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人盡其才。人才的匯集使企業如虎添翼,從而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出了一批大型的高端產品,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打造出了響當當的“神禹”品牌,壯大了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
在人們的印象中鑄造即是“傻、大、笨、粗”的代名詞,而尹幸運則視“創新”為生命,著力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從“制造”向“創造”的轉變。尹幸運本人就是創新、創造的楷模。2008年,他投資近百萬元,帶領公司創新團隊,經過數百次試驗,一舉攻克了“減速器殼體的制造方法”,獲得了國家專利,給鑄造加工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把過去的單箱單套模型澆注方式改為真空負壓單箱多型鑄造方式,改造后單班產量大幅度上升,達到原來的3.6倍,每套差減殼可減少鐵水流失折合0.5元,減少電耗0.4千瓦。同時,不必再用河砂、煤粉,而是改用石英砂還可重復使用,既節約了資源,又基本上杜絕了氣孔、組織疏松、砂眼等鑄造缺陷,產品精細耐用,使用壽命提高50%以上。鑄件自身重量也下降了15%,降低了生產成本。按年產消失模鑄件1.2萬噸,生產差速器、減速器殼體6000套的能力計算,僅此一項每年就為公司新增產值2370萬元,新增利稅694萬元。由于該專利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獲得了河南省科委35萬元專項資金扶持。
一年來,興運公司自主生產了457、1094、斯太爾等重載車輛后橋主減速器、差速器殼體的毛坯模具,并將生產的新產品成功轉化為消失模真空負壓單箱多型鑄造,產品設計領域包括重載汽車、特種車輛、大型客車等類別。2008年5月,公司生產的457、1094減速器、差速器殼體真空負壓鑄造技術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
創新為企業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促進了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興運公司已成為擁有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具備年產消失模鑄件1.8萬噸,生產差速器、減速器殼體6000套能力的專業汽車配件公司。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公司被河南科技大學選定為研究生實習基地。不久前,尹幸運個人榮獲了“2008年度河南省知識型職工標兵稱號”,并獲得了“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