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東漢著名學者,政治家,黨錮之禍受害者,東漢“八俊”之首。李膺出身衣冠望族,祖父李修,安帝時為太尉,父親李益,趙國國相。李膺舉孝廉,歷任青州、漁陽、蜀郡太守,任內申明法令,恩威并舉。后轉烏桓校尉,永壽二年(156年),鮮卑寇掠云中,征度遼將軍。延熹二年(159年),為河南尹,揭發宛陵大姓羊元群之罪,反坐罪,罰左校。司隸校尉應奉知情,上疏為李膺等說情,得以免刑。任為司隸校尉,與太學生郭泰等交游,反對宦官專擅,致力于糾劾奸佞。是太學生心目中的“天下楷模”,有人以被李膺接待過為榮,視為“登龍門”。建寧二年(169年)竇武與太傅陳蕃謀誅宦官,任李膺為長樂少府,宦官事先迫使靈帝逮捕竇武。竇武與王甫軍激戰,兵敗自殺,宦官進一步逮捕“黨人”,李膺及杜密等百余人被捕入獄處死,遷徙、禁錮者“六七百人”,史稱第二次黨錮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