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后漢書》,看到李膺一節,不禁擊節叫好:真英雄也!
李膺,字元禮。東漢大臣。河南襄城人。初舉孝廉,屢遷青州刺史、漁陽太守、蜀郡太守。因為他為政清廉,執法嚴厲,對貪官打擊無情,所以每到一處任職,總有一些貪官嚇得自動逃亡。特別是他任青州刺史那一回,青州是全國吏治最差的地方,可以說是無官不貪,命令剛下,他還沒到任,治下的70個縣的貪贓縣令聞訊后竟然全部棄官潛逃,正好為他重新任命一批清廉的官員騰出了位置,李膺的“魅力”之大,由此可略見一斑。
貪官污吏怕他,橫行無忌的宦官也怕他。他到京城任司隸校尉后,那些平素氣焰囂張無法無天的宦官,一個個就像老鼠見了貓,戰戰兢兢,連宮門都輕易不敢出,《后漢書》稱“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
要是光在“窩里橫”,雖也不易,但畢竟那也“魅力”有限,本事不大,更難得的是,連氣勢洶洶的外敵也怕李膺。他任烏桓校尉時,多次出擊鮮卑,不僅指揮若定,而且每戰必身先士卒,所到之處,敵方無不望風懼服。李膺聲振邊庭,外敵多年不敢犯境。
不妨問一句,李膺的“魅力”也好,威力也罷,或曰震懾力,來自哪里?
首先是李膺自己根基硬。打鐵先得自身硬,正因為他清正廉潔,一塵不染,站得正,立得直,屁股上沒有屎,臉蛋上沒有灰,才能大義凜然,嫉惡如仇,讓貪官們望而生畏,聞風而逃。正所謂“公則明,廉則威”。
再就是李膺人品高潔,胸有浩然正氣,內可以養廉,外可以御侮。李膺高風亮節,名揚四海,當時的太學生們推崇他為“天下楷模李元禮(膺)”,凡能受到他賞識、接見的太學生都自認為如“登龍門”,身價十倍。有個學者無緣見他,找機會幫他趕了一趟車,得以交談幾句,回來后便到處夸耀:“我今日為李君駕車!”可見李膺威信之高。
還因為李膺胸懷坦蕩,以天下為己任,不懼斧鉞,不畏權貴。延熹九年,他因捕殺交結宦官、教人殺子的方士張成,遭人誣告,被桓帝處以終身禁錮,赦歸田里不得做官。靈帝繼位后,起用李膺參與政事。不久又被人陷害,李膺再次被免官禁錮。然而,雖歷經磨難,幾起幾落,他仍矢志不渝,風節不變,初衷不移。
李膺此人,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偉丈夫,真君子。試想,倘若我們各地各部門也有那么幾個像李膺的官員,光明磊落,正氣凜然,對人民無限忠誠,對敵人毫不留情;所到之處,貪官污吏聞風喪膽,抱頭鼠竄,不法權貴“鞠躬屏氣”,噤若寒蟬;使得風氣為之一新,民心為之一振,那又該是如何的大快人心!
其實,這樣的官員今天也不乏其人,要不然,就無法解釋我們每年反腐敗挖蛀蟲的不凡戰績,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麗英、石家莊市紀委書記“黑臉包公”姜瑞峰,江蘇省原紀委書記曹克明就是其中典范,他們敢打硬仗,勇攻堡壘,無私無畏,威震敵膽,分明就是當今之李膺。這樣的官員,長天下之正氣,讓魑魅魍魎不能出頭,令人敬佩,讓人景仰,不嫌其多,唯嫌其少,他們也會像李膺一樣,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念古思今,懷念李膺。【原標題:李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