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幅作品取材自澳門濠江之景,畫家登馬蛟石極目遠眺,海天一色之景一覽無余,遂將此美景引入畫中。近景從右邊取勢,為坡地和些許虬松,坡下的屋舍錯落有致,樹下一位行走的高士悠然自得,又似略有所思,此情景必是張大千向往之隱居生活。山石以干筆淡墨皴擦,以赭石暈染,更顯樸茂渾厚,松樹以濕筆重墨寫葉,層層疊疊,復以花青渲染,使得松樹透顯出一股蒼郁之氣。中景則為寬闊的江水,以留白空間帶出水面,鏈接近處屋舍與遠處山恒,氣勢空靈。遠景中連綿的山脈蒼茫渾厚,遠山樹木表現的簡化,形成強力的視覺對比,而樹的沉厚濃郁,又與群山之清澹,營置于同一畫面上。山前江面上泊有三五只漁船,頗具意趣。整幅作品構圖簡約但章法嚴謹,
畫境平淡自然但清雅出塵,不作驚人之筆,但仍賦予山水氣息和活力,可謂獨具匠心、別具逸致。
張大千描繪濠州名勝,但卻不是實景搬移入畫,仍是結合胸中臆造之境而重現,但仍保持當地地貌概略,風光猶存。張大千的作品中也鮮有取材濠江山水之作,可見他對于濠江之景也是情有獨鐘。縱觀此畫,雖沒有張大千常見的宏幅巨制、重山復嶺,卻別具一格、清新自然、委婉雅致,有一種幽靜、清涼、深遠的美感,實為畫中不可多得的逸品佳作。(文/徐嬋娟)【原標題:榮寶秋拍精品賞析:張大千《泛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