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姓圖騰
【讀音】xǔ
【許姓來源】
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許國(舊址在今河南省許昌市東),稱為許文叔。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于許,后以為太岳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于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后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后,四岳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公元前576年遷葉(今河南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遷城父(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復遷葉,公元前524年遷白羽(今河南省西峽縣),公元前506年遷容城(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戰國初期為楚國所滅。許君的子孫以國名“許”為氏。
2.為帝堯時許由的后代。
據文獻史料及考古發掘所證,許姓始祖許由為堯舜之師,居住在箕山,他以辭堯禪讓、隱居箕山、掛瓢洗耳而聞名于世,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位隱士。他逝世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稱為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于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其后人在許由逝世后取其名諱為氏,稱為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