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從小就喜愛三國,現在終于滿足了追尋曹操等三國人物足跡的愿望。”專程從福建趕到河南省許昌市參加三國文化節的67歲老人陳興志,話語中帶著滿足。
《三國英豪·潁川謀士》郵票發行式、百名東南沿海客商看許昌、于丹暢談三國文化……到現在,許昌市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三國文化旅游周,讓每一位參與者陶醉其中。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許昌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漢魏時期的輝煌歷史早已成為許昌獨特的人文資源,傳說故事、遺跡遺址比比皆是,資料顯示,許昌現有三國遺跡遺址80多處,“灞陵橋”、“受禪臺”、“運糧河”等,已成為許昌引以為榮的城市名片。
為了充分用好這一獨有優勢,市委市政府今年制定了“政府指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勤儉務實”的原則,文化旅游周以“曹魏風三國情許昌行”為主題,除開幕式、“百名東南沿海客商看許昌”活動市情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省內外工商聯主席(會長)許昌行外,還有由學者于丹主講的三國文化談、“相聚許昌·暢游中原”活動、三國文化產品暨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三國文化實景演出等三國文化旅游系列活動。
“三國文化旅游周已成功舉辦多屆,人民群眾的需求也愈加提高,我們只有在深度廣度上下功夫,才能借助文化品牌樹立許昌良好形象,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許昌市委書記王樹山這樣說。據悉,本次三國文化周期間簽約的項目已經達41個,涉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總投資288億元。
近年來,許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中國花木之都”等多項殊榮。市長張國暉認為這些和許昌的文化發展有著直接關系:“文化是值得永遠挖掘弘揚的資源,今后我們將著力打造許昌曹魏故都品牌形象,促使其成為三國文化研究的重要陣地和旅游目的地,不斷提高區域文化軟實力和開放水平。”(原標題:“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 三國文化旅游周)